说罢,将信筒递到吴勇手中。
“将军。。。”吴勇动作有些迟疑,欲言又止。
“不必如此。”诸葛瞻看了他一眼,站起身,目光扫过将士们。
“事到如今,还有这么多将士不弃我而去啊,将士们对得起我了,我却愧对你们。”
将士们多有动容。
他们或为诸葛瞻效死、或为大汉尽忠,不管是出于何种理由,如今能留下来,便是可敬之辈。
“军中现在还剩多少人?”诸葛瞻问。
李遗一夜未眠,此刻抬起沉重的眼皮,说道:“不足三百,方才又有擅自离营者,无法阻拦,看样子是弃甲奔魏营而去。”
“还有。。。”李遗顿了顿,道:“还有糜照。他倒没有投魏,却已率残部遁走。”
“哦。”诸葛瞻点了点头,没太放在心上。
人各有志,他也不强求。
事实上糜照此人有点意思。
他耻于做投降之辈,却也不想死,故而选择突围。
在他的计划里,可以先找个地方藏起来,等大局定了,他再找个合适的时机抛头露面。
届时若是朝廷下令投降,他不就可以顺理成章地一起顺应时势了嘛。
如此一来,他就不用背上叛徒之名,家族日后还能继续在蜀地发展也说不定。
然而小算盘打得很好,刚出营没多久便被魏军盯上,随即俘虏。
诸葛瞻终于把目光投向那名都尉:“魏军在营外叫嚷些什么?”
都尉出列答道:“魏军遣使入营,现在就在营门口候着。”
“让他进来。”诸葛瞻道,“且听听他有何高论。”
不多时,镇西将军府属吏赵炎被两个小卒带了进来。
诸葛瞻高坐帅案,不失威严,开口便问:“邓艾让你来,所为何事?”
见对方语气不善,赵炎上来也是趾高气昂:“天命有变,神器更易,魏代汉已有三十载,何必执迷不悟,逆天而行,伪作苟延?”
“你这厮!”当即有汉将拔刀,怒目而视。
“让他说!”诸葛瞻伸手止住。
赵炎瞥了那兵家子一眼,看向诸葛瞻继续说道:
“我家将军有好生之德,不忍屠戮忠良。素闻诸葛武侯在蜀地治民有术,甚得人心。这般年轻若为了所谓的大汉而死,岂不可惜?”
“大可留得有用之身,造福一方百姓,或可出入庙堂,得天子器重也说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