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武三年,正月初八。
得知魏军进攻垫江的姜维,不等朝廷旨意,直接分兵五千南下广汉协防。
看样子,这是要守住自己的身后,防止被魏兵夹击。
然,距离更远的垫江乃至江州战场就鞭长莫及了。
首先,这股兵力都不能离剑阁太远,否则是自断一臂。
再者,他最多也只能分出去这点人马,这个兵力守城尚可,但要去与邓艾野战的话?
他本人都没把握打赢。
然而就在援军还在路途中时,垫江城外的邓艾军却已率先发难。
魏军围三阙一,唯独只留西门。
目前垫江东、北两个方向的安汉、宕渠已陷,南面的江州城也自身难保。
于是连接德阳、广汉二县的西门就成了守军眼中的一道曙光。
一天夜里寅时左右,垫江守将率众从西门遁逃,一直跑到天色微亮,刚要庆幸自己逃出生天,就被魏军铁骑追杀。
最终,魏军斩俘两千余,攻克垫江。
当日,魏兵正在清点粮草辎重。
此番邓艾为了保证行军速度,一路军轻装简行,若是垫江守将殊死抵抗,还真拿他们没办法,不得已只能略施小计。
不过好在蜀军没来得及或者说压根舍不得坚壁清野,反而让魏军得到了及时的补给。
有意思的是,战后盘点时发现,这些兵许多不属蜀国兵籍。
有些是豪族部曲,有些是临时拉的壮丁,还有一些蛮夷混在其中。
倒也难怪,本身就疲敝的益州,兵源异常堪忧,这种腹地的小县城几乎不可能有正规军驻守。
“从垫江走涪水可直抵涪城,中途改道梓潼水亦可直插剑阁身后。”邓艾双手撑着桌案,目光在地图上停留。“就是不知蜀贼此时是否还有援军啊。”
身旁的夏侯森问道:“将军是想夹击姜维?”
邓艾却是摇头:“不必管姜维。”
“这是何意?”
邓艾在地图上一指:“我欲直扑涪城,随后南下绵竹。”
夏侯森心中一惊,战局打到今日这个地步,邓公的赌性还这么大?
要知道,此去涪城的路上还有德阳、广汉二县,皆控制着水路要道,大军不可能略过。
退一万步讲,就算这一路蜀军都不设防,甚至连涪城也白给,但到了那里已然离蜀军主力不远了。
届时,孤军被挡在绵竹关外,姜维这时候突然回援,岂不置之死地?
邓艾看着秦王的神情,忍不住问道:“殿下可是有疑虑?”
夏侯森反问:“若走此路,姜维率军回援,该当如何?”
邓艾眉头微皱,在他看来,面对剑阁十万大军那么大的压力,姜维大概率不敢率主力回援,最多只会派偏师,而偏师就不足惧了,来了就战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