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笑了起来,“这个臣妾可不敢乱说了。臣妾从不认识此人,道听途说,往
往做不得准,还得亲眼观察。”
赵煦点点头,叹道:“可惜联也不能亲眼观察每一个臣子。”
清河笑道:“便是官家能够如此,亦不可信。哪个臣子到了官家面前,不会有
所掩饰呀?官家能决一人一族之生死富需,做臣子的要投官家所好,亦是人之常
情。况且许多人纵非刻意,见着官家天子威仪,已是诚惶诚恐,处处小自。官家要
见着人的真性情,却非易事。”
“姑姑说得极是。”他一面与清河闲聊着,一面打开陈元凤的奏折浏览,看到
了一半,禁不住击案赞道:“说得好,说得好卫”
清河却只是微笑着坐在一旁,并不搭话。但凡涉及奏折之内容,无论是高太后
还是赵煦,只要他们不主动询问,清河便绝不会发表任何意见,甚至不会表露半点
的好奇。
不过身处她的位置,既便她不主动询问,就算是高太后,有时候也需要与人分
享讨论,何况是不过十六岁的赵煦。不过片刻功夫,赵煦便忍耐不住,将奏折递到
清河面前,笑道:“姑姑瞧瞧这陈元凤的札子。”
清河微笑着接过来,打开翻看,一面听赵煦兴奋的说道:“韩垂相这几日老说
和议,枢密会议也以为深州与拱圣军危殆,联听到的,尽是说为社视计,要刚柔相
济。但却从未有人与联说过这些,若不是陈元凤是自大名府来的,联还一无所知
呢。他在奏折里说,和洗与何去非在大名府苦练新军,少则数千人,多则万余人
列成方阵,四面皆是战车,车上置火炮,战车后面则是盾牌与长枪长矛,其后又有
弓弩手,大阵最中间,有精锐马军。甜火远,则以弩炮攻之:近则有枪矛、弓弩
遇敌先以弓弩火炮攻之,
待敌溃逃,再令马军追杀—大名府诸将皆称辽人无以当
此阵者一”
他越说越兴奋,笑道:“既有此等新军,又何忧契丹不破?况正如陈元凤所
言,和议非不可为,然当选择时机。要是辽人态意妄为,大军已兵临大名府防线
我大宋诸军束手无策,事不得已,那也只能议和,此勾践之所以事夫差也。当此之
时,自不能以议和者为不忠,便是城下之盟,也只得咬牙签了,只要知耻近勇,中
夏又岂能长居胡狄之下?又或若两国相争,经年累月,胜负难断,黎民困苦,不得
息肩,那该议和,亦不能多顾脸面,昔日祖宗之优容西夏,便是为此。又或者吾师
虽已大胜,然敌人仍有可存之理,朝廷顺天应人,体上天有好生之德,放其一条生
路,使敌酋为国家守藩篱,这也算是一理一”
“可如今呢?朝廷虽未胜,却也不曾败。深州纵失,拱圣军纵亡,所打击者
不过士气民心,但若朝廷能上下一心,那深州、拱圣军之失,又何足道哉?一时挫
败,反倒可以使一民,同仇敌汽。若因此而进退失据,才是真的趁了辽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