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万纪指了指前面不远处的夜市道:“那边夜市,共计有一千五百个固定的摊位,每个摊位每日收取三文钱,而零散的摊位,每日收取一文钱。”
“一日夜市收租最少能收两千文,这其中还不包括马车和个别摊位是由特区直营的收益。”
“在特区所有的摊位都是需要收取摊位费的,也安置了上百个马车停靠点,需要缴纳停车的费用。”
“这一块每年能够给特区带来近十万贯的收益。”
“至于便民的这些设施,主要是那些商行缴纳的,每月也就几百文对几千家商行和几百家工厂而言,也算是九牛一毛了。”说起这个的时候,权万纪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还有就是居民区,如今的潮州城几乎没有百姓居住了,在城外建造了无数的居民楼,按照当初拆迁一比一补偿给了百姓。”
“而百姓所在的居民楼,所有的设施都是需要缴纳管理费的,每月每户每人一文钱,有专门的商行收取这些费用,然后清理居民区的卫生和维护各种设施。”
“所以特区府衙根本就没有花费任何的赋税,至于赋税花在了何处,每年都会写奏折上报朝廷和太子殿下。”
最后一句话,也是权万纪在证明自己没有贪污舞弊的嫌疑。
听完之后,完全颠覆了他们的认知。
要说长安城百姓缴纳不缴纳费用,当然缴纳。
可朝廷从未想过干这些,毕竟朝廷也穷啊。
还有商行,一千多家商行,每月缴纳几百文。
若是放在别处,或许很多人会觉得多,可在潮州城,似乎真的不多。
哪怕两百文,一千家商行,那也有二十万文了,相当于是两百贯,再加上几百家工厂。
每月相当于三百贯,一年就是三千贯。
五年就是上万贯。
水泥是太子殿下自己工厂产的,若是只支付工人成本的情况下,确实能够铺好水泥。
那么新的问题又来了,房玄龄问道:“既然说潮州城百姓都搬迁了,那么现在潮州城这些高楼都是谁出钱建造的?”
长孙无忌等人也反应过来了,看向了潮州城内。
虽然城墙依然在,可依稀的能看见几栋比城墙还高的高楼。
全是水泥建造的。
看上去就比木质的要坚固许多。
权万纪看了眼李承乾笑道:“这也是太子殿下的功劳,大唐会所和大唐钱庄的功劳。”
嗯?
又跟太子有关?
不等众人细想,权万纪便解释道:“大唐会所和大唐钱庄再各地都有,招募了全大唐商贾来投资,在潮州证券商行出台了一个证券票,募集了两千万贯,其中还有不少的胡商都买了证券票。”
“两千万贯全部都用于打造新的潮州城,就是如今的样子。”
“先是建造了新的居民区,搬迁潮州城内的百姓,建造一个新的商业圈,这是太子殿下的原话。”
“如今的这些楼并不属于任何人,而是属于特区府衙的。”
“什么?属于特区府衙?”大伙儿都惊叫出声。
甚至惊动了前面的李世民。
他站在那里等了一会儿,询问发生了何事。
房玄龄自然是将事情都告知给了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