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姥姥的外孙》属于陈瑾的戏份,正式开拍。
因为要考虑到其他演员都是凑着陈瑾的时间卡的档期,所以除了吴言姝之外,其他几个演员都是得先把他们的戏份拍完。
最长的是饰演陈瑾母亲的永梅,通告一周;而其他人基本上都是2-3天,跟主角阿瑾的戏份不多。
都只有几幕十几幕这样,只有姥姥,这跟陈瑾的档期是一起走的。
幸好吴言姝目前通告不多,时间上很空余。
其他演员下部戏都排好了,虽然不是男女主角,但都是重要配角。
好演员是不愁没剧组要的,是自己挑剧本的问题;反倒是一些流量和明星,有着上顿没下顿,电影或者电视剧扑街了,都是拿来顶锅的,要么没有资方请你。
你有多大的名气,就得承受多大的声浪和资源供给。
事实上,一部剧好不好看……跟演员的关系真的不大,主要还是编剧和导演的水平。
演员其实演好自己的角色,就已经算是完成任务。
但大多数的观众其实不太明白这一点。
当然没演技的小鲜肉或者小仙女,是更加没下限的操作。
陈瑾的这部戏当然不存在这种情况,反倒是文沐野担心陈瑾和朱颜曼兹这两个年轻演员,能不能演好剧本里的两个角色。
尤其是陈瑾,他拿过威尼斯影帝,可文沐野昨天看到他的时候,很是担忧。
阿瑾这个角色,虽然是成年人,但其实是个没长大的孩子。
刚刚踏入社会,身上有年轻人的那种稚嫩;可陈瑾怎么看,都是“成功人士”,而且偏向于成熟。
如果是拍摄《人生大事》前的陈瑾,或者《山楂树》时的他,那可能更好。
那时候他简直是可以本色出演这个阿瑾。
现在随着阅历和成就的提升,少年感已经逐渐从陈瑾的身上远离。
而且这种情况,不单单只是陈瑾,适用于所有演员。
你让王保强现在再去演《树先生》、《盲井》,他也演不出来;因为过了那个时间段,他身上自带的那种气质就消失了。
有了阅历和生活之后,人就是会被改变的。
选角导演其实第一眼看中的,是王保强身上的那种地气,演技都是其次。
在表演学领域中有一句真理——再好的演技,都敌不过本色出演。
这就是本色的魅力。
陈瑾的年龄或许符合《姥姥》里的阿瑾,可他……毕竟已不是当年的陈瑾了。
他现在更多的是陈影帝、陈导、陈老板、瑾哥。
唯独不再是……陈学生!
文沐野昨天吃饭的时候其实就想问的,但最后想了想,还是今天拍摄的时候好好聊聊;要真因为角色原因NG,陈瑾也好早点进行角色体验。
像陈瑾这种还是能够挽救的,王保强其实也行,多去农村生活下观察观察。
而陈瑾主要就是对他这个年龄同层次的刚毕业学生群,接触和了解。
“早啊,雷叔,早饭吃了吗?”
“李哥,你这是不是又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