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疾速追杀》为什么风靡全球,被很多军迷都推崇,就是因为里面主角射击的手法很真实很专业,就是传说中的莫桑比克。
它同样是老美发明的。
不愧是枪战每一天的国家。
美军退役陆战队队员,著名的枪械专家杰夫·库珀,他经常给军警做战术培训,传授最前沿的战术技法,被美国人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轻武器战术专家。
他是最先提出莫桑比克,并将它系统化为射击法的人。
但是,创造这种射击方式的不是他,而是一名叫做麦克·卢梭的雇佣兵,也就是库珀的学生。
他在参加莫桑比克内战期间,争夺莫桑比克国际机场的一次战斗中,碰上一个手持AK-突击步枪的莫桑比克解放阵线游击队员。
当时,卢梭手里只有一支勃朗宁手枪,火力处于绝对弱势。
在稍许惊慌之后,卢梭使用了两连发的枪法,连续击中游击队员的胸部,以为对方再也爬不起来。
可他刚垂下枪口喘了一口气,发现对方竟然还活着,并试图朝他开枪。
卢梭被吓出一身冷汗,匆忙抬起手枪想爆头,却打断了对方的脊骨,对方这才真正的死亡。
1992年战争结束后,卢梭将此经历告诉了他的老师杰夫·库珀。
杰夫觉得学生麦克的这种射击法,两枪胸腹部让对方瘫痪或虚弱,加一枪补头,这组合非常的实用。
于是命名为“莫桑比克射击法”
,将它吸收引进到自己的教学之中……没想到这门射击手法,迅速被全世界的军事专家所认可,而后推广全球。
“爆头和击中心脏,其实在真实射击之中,是很难的!”
“尤其是巷战或者小范围的战斗!”
大卫·雷奇看郭忛和龚格而一脸好奇的样子,由孙諾翻译道:“为什么不能优先打头,这是从时间上的否定!”
“打个比方,对手实力和你一样,你们双方都是正常据枪前进,为了保证后坐力能够完美被身体吸收,保证枪发的精准度,枪线是保持在正常水平线的!”
“不可能往上翘,也不会往下垂!”
“假设在拐角的时候同时看到对方,你只想着一击必敌,瞄准敌人的脑袋,那就需要把枪口上抬,然后才能开枪!”
“这个时间可能很短,也许零点几秒,你可能会忽视,没有当回事!”
“因为训练实弹瞄准的目标,都是不会动不会反击的靶子,即便用了演习模拟设备也没有要害一说!”
“可是在实际的战斗中,如果对方和你的实力相当的话!”
“你抬枪口瞄准脑袋的这个时间,足够敌人扣三四次扳机,在你身上开一堆洞,你根本没有机会再开枪!”
“那这个跟什么莫桑比克,有什么关系?”
郭忛突然问道。
“当然有关!”
这个孙諾都可以回答他:“真正的战斗,很多人都穿防弹衣和头盔的,你怎么打死对方?”
“要想解决可能满防的敌人,或者说以最快、最安全的方式的解决敌人,这就涉及到射击的第一原则——绝对快,相对准!”
“学射击的都知道!”
就是看到目标时,先不要一味的去追求精准,开枪一定要击中要害,满脑子都是一枪爆头,而是要先追求在人打中的情况下,在最快的速度内朝对方开枪。
不管是打对方的胸部,甚至是脚,也不管对方有没有穿防弹衣,有没有带可以抵挡步枪子弹的防弹插板。
“我先开枪再说,先在最快时间内开枪,不管打身体哪个部位!”
“十指都能连心,你打到身体哪怕是脚趾,都会非常痛,基本上对方反击都会迟钝!”
“你莫桑比克枪法,能保证彻底的杀死对手!”
了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