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学霸的科技帝国在线阅读 > 第211部分(第3页)

第211部分(第3页)

张琪道:“我与化学的渊源由来已久。从初中到高中,一直参加化学竞赛,还多次获得国家级奖项。进入大学后,我对科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大一起就加入化学系陈老师课题组开展研究工作。由于我在学业上只需付出比较少的精力,所以一进课题组,我就对导师提出独立写论文的想法。考虑到我的英语基础较好,他建议我写一篇综述,总结纳米颗粒合成中用到的具有还原性和稳定性的聚合物。”

李临没想到女神会说这么多,笑道:“陈老师还夸学姐呢,说你是2000年底主动提出加入自己的课题组的,英语好,做事又认真,和你说过的事,很快就会做好。那时候学姐才大一呀,我大一的时候还懵懵懂懂,像高中一样自习呢。”

“哇,第一篇论文就是写综述呀,太厉害了,我都博士毕业了,都没敢写一篇综述。”杨志斌惊奇地说道,恨不能拿胶带给两个家伙嘴巴封起来,一篇高质量的综述真是太难写。

“第一篇综述,让我体会到了科研的不易。”张琪也深有体会地点头道。

杨志斌大为高兴,接着道:“综述通常是由积累了多年研究经验的前辈完成的,不仅要总结某专题的发展方向,还要做出可靠的趋向预测。那时你都从来没有写过学术论文,也没有太多实验经历,就敢挑战高难度,真不错。”

很显然触动到了张琪,微笑着道:“我也是怀着初涉科研领域的一腔热血,接下了这个任务,出生牛犊不怕虎吧。之后的一个月中,认真阅读了上千篇有关论文,完成了初稿。然而,导师告诉我,文章结构和用词太过青涩。我又查阅了大量资料,对论文中的每一句话都进行了仔细推敲、反复修改,可得到的评价还是太不专业。”

她说到此,也显得心有余悸。?

杨志斌说:“我的天哪,在大一的时候就已经看完1000篇sci期刊文献,堪比大部分优秀本科生大学四年,甚至研究生的文献阅读量,可见你的用功,有道是天道酬勤啊。看报道说篮球飞人科比知道每天凌晨4点的洛杉矶是什么样子,天才也需要努力才能获得成功啊。”?

张琪打开了话匣子,感慨道:“学术之路注定是布满荆棘的艰难旅途。加入陈教授课题组的头两年,把大多数时间都投在科研上,却没有任何成果发表。那时,许多同学正活跃在学生会和社团当中,他们的付出立竿见影,很快就晋升到了主席、部长。因为没有成果,又没有素拓分,数次与国家奖学金擦肩而过后,我对自己的选择产生了怀疑。”

说起那时,脸上的表情又凝重,显然最初的那段学术旅程并不好熬。

“那时我整天在想,我到底有没有能力把自己的名字写在sci论文上?如果这些精力投入到其他方面,会不会已经硕果累累了?更重要的是,难道我真的要终身从事科研工作,奋战在做实验、写论文、改论文、投稿、被退稿的循环之中吗?虽然有这些顾虑,但我并没有放弃的念头。”

苓儿也竖着耳朵倾听,内心中还是很崇敬张琪,轻声在刘晨耳边道:“这就是你所说的一次成功经验的作用,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如果还无端耗费在自我揣测中,那真得很难成功了,自信在科研中真得很重要,你当初说给何谦送一份大礼,我还没能体会到。”

刘晨贴她耳边笑道:“那我再送你一份大礼吧,在哈佛交流的半年,我们也灌点sci,不就是几篇论文嘛。”

苓儿还是不自信,道:“哪有那么容易啊。”

显然,她就很需要一次成功的经验。

杨志斌一看找的话题不错,马上道:“看得出来学妹的骨子里是一个不甘平淡、享受挑战的人。”

张琪笑了起来,道:“既然决定要走的路,那么跪着也要走完。在逐字逐句修改了十几遍论文之后,总算初步掌握了纳米科学合成领域的基础知识,为后来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两年后,这篇综述发表在了聚合物最顶级sci期刊上,也算是没有白白辛苦。呵呵,一次成功,就像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此后,写的论文几乎都可以一次通过导师的审查。世上最幸福的事,莫过于看到自己的努力终于获得回报。除了自身的兴趣之外,科研工作对我的巨大吸引力,皆源于此。”

王川超看到杨志斌一直跟张琪聊科研,聊得那么开心,心中很有点吃味,看到刘晨和卓苓在咬耳朵笑着聊天,心中就更是不爽了。(未完待续。)

第502章 被揍

王川超看到杨志斌成功地引起了女神的注意,两人大谈科研,心中很不是滋味,叹了口气道:“阅读英文文献倒是问题不大,可我在写英文论文时,就时常抓耳挠腮了,每次都要修改、润色十几遍,读着才能像那么回事,都写了n篇了,还丝毫没有改进。”

他倒没有故意撒谎,英文论文中有很多常用的表达方式,若不熟知,写出来就是四不像,不仅仅要把意思表达出来,还要严谨。

张琪深有同感地点头。

他又接着说:“学妹的英语真厉害,训练了一篇之后就能一次性过稿,而且19岁就当上新东方托福老师,可否请教一下学妹是怎么学英语的?”

刘晨听了也是一怔,这张琪还真是优秀,英语水平怕是跟苓儿、曹蓉差不多,也算是个真正优秀的人才,心里不禁起了招揽的心思,眼睛不禁瞄了一下,恰好看到她胸前挂着的正是音霸二代,如此看来也算个粉丝吧。

张琪道:“这可能要得益于从小养成的阅读习惯。小时候看很多小说,逐渐发现华夏名著文笔精致,而外国名著却往往枯燥无聊,语言平平,后来才明白这是翻译的问题。”

“幸运的是,青二中的图书馆有一大架子英文原版图书。像《巴黎圣母院》、《飘》、《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虽然我早就看过中文版,但是原著的感觉却截然不同。我天天抱着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