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灵魂椅纪伟亮电子书 > 第14部分(第2页)

第14部分(第2页)

在杭州城里开绸缎铺的曾老板因为年纪大了,遂将铺子交给儿子打理,自己则在乡下山明水秀的一处渔村造屋住下。曾老板一生精打细算,吃穿俱省,唯一的爱好便是收藏一些古雅的家具聊以自娱。

上个月,他听老朋友孟大户介绍,向附近村的姜记巧木行订购了几款红木家具。其造型之新颖出色令他叹为观止。这一日午后,曾老板正在家中后院里欣赏着这些家具,家人来报,说是桃花村金家的二当家来了。

曾老板一听,便吩咐请进。桃花村金家和他挺熟,原先他收藏的家具都是由金家提供的。曾老板暗想大概是几个月没向金家订过家具,他们来兜生意了。

“也好,正好让他们看看我收的新款。”曾老板啜着龙井,心中很是得意。过了一会儿,金家二当家金仲年进来了。两人寒暄几句后落座。金仲年瞧了瞧屋中的几款家具,刚要开口。曾老板却抢先道:“金二当家,你来得正好。你看看我新收的这几款家具,手工且不谈,先论其创意和款式,不输于你们金家啊。”

金仲年略为尴尬的一笑,上前假意仔细地欣赏着,半晌之后便问道:“这几样家具确实做得不错。曾老板,您是从哪儿购来的呢?”

曾老板道:“就是邻村新开的姜记巧木行啊。那姓姜的小木匠手艺确实不错。最近我的几个朋友都开始用起了姜记出的家具。金二当家,不是我不提醒你,长江后浪推前浪,姜记小老板后生可畏,你们金家老字号可要多用点心思啦。”

金仲年连忙点头道:“是的是的,曾老板教训的是。”他边说边凑近细看家具的表面纹理,又用手指轻轻地敲了敲,皱眉问道:“曾老板,这几款红木家具,您花了多少银子?”

曾老板得意一笑道:“说起来真叫人肉疼。用料是正宗的老红木,三两银子一方,直用掉我二十多两雪花银呢。”

金仲年听罢不语,又提起其中一款春凳掂了掂分量,忽然大摇其头道:“这恐怕不是真正的老红木。”

曾老板道:“这怎么可能?我收藏家具也有段日子了,这点鉴别眼光还是有的。”

金仲年冷笑几声,又看了另几样家具,然后一脸肯定地道:“曾老板,恕小人直言,您这几样家具,红木是红木,但不是值钱的老红木,而是非常低档的香红木。”

曾老板听得这么一说,忙放下手中茶盏,来到几款家具之前细细审视。金仲年指着另一款红木波边独挺桌道:“曾老板,你看它的纹理,层次变化混浊不清。木头的颜色也浅。虽然外面楷了一层红漆,但终究不能掩盖其色泽上的天生缺陷。这是香红木,也就是新红木的特征。而正宗的老红木就不同了,它不但色泽深红,纹理变化清晰而显著,而且其中还夹杂着褐色或者黑色的条纹。你若不信,我下次带一款老红木家具来一比较就知道了。”

曾老板不由皱起了眉头。不过他还不很相信道:“不会吧,我想那个姜记小木匠的胆子不会这么大吧?”

金仲年轻嗤一声,当下便拎起这张独挺桌道:“曾老板,你被人骗得苦了。你再看看,正宗的老红木木质紧密,分量极重,入水能沉。而这张小桌几乎轻得没什么分量。”

曾老板半信半疑地接过桌子掂了掂,果然觉得很轻。他放下桌子,又把其他几样家具全都仔细地掂了一把分量,又观察了其色泽纹理,每样家具果然像金仲年说的那样,都是用不值钱的香红木做的。

这下让曾老板大为光火,他踢倒一把椅子道:“好个小木匠,竟敢以次充好来骗我!我要统统退货,还要让他赔偿我银子!否则我就送他去见官。”

金仲年道:“曾老板请息怒,我想我们江南的木匠一般都很老实本分,不会做这些事情,大概是这个小木匠忙乱之中送错了也有可能。只不知这个粗心的小木匠具体叫什么名字?”

曾老板道:“怎么会送错?这全是按订单上的式样做的嘛!银子也是照实价付的。太气人了!那小子好象叫什么姜华雨吧。”

金仲年一听面色大变道:“曾老板,你讲的是姜华雨?”

曾老板道:“对啊?”

金仲年长长地叹了一口气道:“曾老板,你千不该万不该找这个姜华雨啊!他原本就是我们金家赶出门墙的逆徒。”

曾老板不解:“金二当家,此话怎讲?”

金仲年当下便把姜华雨如何拜入他家,如何受大当家宠爱,又如何偷取银子被抓而赶出师门的事情说了一遍。然后故作惋惜地道:“没想到我们大当家当时的一念之仁,没把他送官府究治,如今却又造成了曾老板的损失。”

曾老板道:“好哇,这小子原来是这种黑心贼肚肠的人!对了,我得赶快通知我的几位好友,让他们统统收回发给他的订单。免得像我这样上当受骗。我还要他加倍赔我银子,否则绝不与他甘休!”

金仲年心里暗笑,嘴上道:“这是应该的。现在世道人心不古,这些新开的小作坊确实容易发生这种欺骗顾客的事情。”

曾老板点点头道:“恩,看来还是你们金家的老字号信得过。这样,我以后还是向你们订购家具。”金仲年微笑着拱拱手道:“谢谢曾老板看得起。我替我们大当家向你保证,今后一有新奇款式,马上送到府上。”

。。。。。。。。。。。。。。。。。。。。。。。。。。

姜华雨的木行最近陷入了极大的困境。好几家大户取消了原来的订单。使得他买进的部分高档木料成了积压品。这些黄花梨,紫檀,酸枝,铁力,乌木几乎花掉了他赚来的大半银子。本来按照合同,他可以扣下这些大户的定金,但因为他木行连续出了几件以次木料充好木料的事情,使得他无法理直气壮地按合同坳断定金。在中国古代,这种商业欺诈行为一旦暴露,那对商家几乎就是一场灭顶之灾。

姜华雨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别人纷纷取走定金,还得不断向他们赔不是。又吃进几次退货,赔出不少银子,再加上木料积压,已经使得刚开张不久的姜记巧木行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金家又在暗中散布他偷盗银子的流言蜚语,使原来一些想向他订购家具的富户也收回了订单。一时之间,刚刚蓬勃发展起来的兴旺局面急转直下,木行里的不少木匠一看苗头不对,纷纷辞职,没几日热热闹闹的作坊就变得冷冷清清的了。面对着满屋子堆积的木料,一大把作废的订单,和仅剩下的几张愁眉苦脸,十八岁还没到的姜华雨再一次面临着人生道路上的惊涛骇浪。

“只要咬牙挺过眼前困难,以后就会好转起来的。”姜华雨经常用白发老人的话来鼓励自己。令他欣慰的是,自己幸亏在前段兴旺时期没有向钱庄高息贷款发展,否则这时候钱庄再一逼债,那自己就真的彻底完了。目下情况虽然险恶,但仔细算来,只不过是赚亏持平。赚来的银子换成了积压的木料而已。自己毕竟还没有负债,只要咬咬牙,应该能挺得过去。

不过最令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自己木行怎么会出以次充好的事情?每次选购木料,都是他和阎良两个人到山上去向樵夫收购。阎良和樵夫关系比较熟悉,而且对木料真伪好坏相当内行,有他在姜华雨总是比较放心。后来生意太忙,他也就让阎良一个人去收购木料了。“难道是他出花样?”姜华雨有几次这么想,但很快便被自己否定了。因为阎良这个人看上去这么老实,几个月接触下来也确实如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