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五大夫松的时候,唐晓稍微查了一下典故,笑的有些前仰后合。
【这棵松树了不得,据说是政哥当年在这里避过雨。
我也不知道这个故事是谁编的?反正这个故事是要与五大夫松共沉沦了。
据说政哥当年泰山封禅之时,关于怎么上泰山?颇有一番争论。
儒生们认为不能坐车上去,就算要坐车上去得把车轮子包好,不能踩踏泰山上的一草一物,不吉利。
这样的要求我政哥肯定是不同意,他十分狂妄自大的非要坐车上去。
不光坐车,在车过不去的地方就直接砍树拔草、开山凿石,主打的就是一个不信邪。
可谓是嚣张跋扈到了极点。
结果等他们一行人祭完天地往下走的时候,天色变了,乌云滚滚,眼看就要下一场瓢泼大雨。
在这种情况下,政哥害怕了,他以为泰山神发怒了,心里有鬼便连忙往山下跑,手下的人在后面你追我赶也吓得不行。
跑到五松亭的时候,瓢泼大雨哗的就落下来了,政哥什么时候见过这样的大场面?顿时吓得面无人色。
他害怕被大雨冲走,也吓得不轻,只能跪在地上,紧紧抱住了旁边的一株松树。
光这还不算完,政哥口中还念念有词,直说着自己有眼不识泰山。
等后来天气转晴之后,政哥以为是松树神保护了自己,就给这株松树加官进爵,封成了五大夫。】
大家听着这故事越听越迷糊,唐晓口中的政哥指的一直都是秦始皇嬴政。
大家也感受到了嬴政很受唐晓的喜爱,抛去大家以前对他的刻板印象来说,他确实是一个很伟大的人。
这样的人能干出这么畏畏缩缩又恶心的事儿来吗?
扶苏瞅了瞅坐在上位的父亲,父亲的神色不辨喜怒,实在瞅不出来什么心绪。
他能看明白,这应该就是一些无聊的书生编出来的段子,主要的作用就是抹黑父亲。
这等小打小闹的故事还入不得嬴政的眼,那些人那么编无非就是嫉妒。
【关于类似的故事,很多英明神武的帝王都遇到过。
这些人大多都是武德充沛,不知怎么就让那些酸书生们看不过眼。
我刚才讲的故事里,政哥是一个不听劝告又胆小懦弱的鼠辈,唯一正义的就是提建议的儒生。
只能说,他们编出来这样的故事是真的很恶心。
除了政哥,被编排的最狠的就是永乐大帝朱棣。
明中期就已经有一些书生开始洗白朱允炆,开始不遗余力的给朱棣身上泼脏水。
这些人的脑子大抵都是有点儿问题的。
是好是坏都分不清了。】
朱棣明白那些人为什么要那么做?
还不是因为方孝儒秉持的思想,这糟老头子认为有资格管理天下的不光是皇室,还有一些“圣人”。
要是老子真的不反,靠着朱允炆那个蠢货,如今的大明早就成了那些读书人分成了一块儿一块儿的,这不又回到了春秋战国吗?
自己异军突起,阻碍了那些书生势力的路,他们自然不可能夸。
归根结底还是朝廷待这些人太好了,在大清他们怎么不敢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