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有些忧虑。
【后世有人形容李治和武则天的感情,说他们两个是真真正正的同类。
他们最初因美色结识,后来并肩在朝堂权斗,再后来巩固朝堂、清除异己、把握权柄,最终一同分享权力。
他们两人像是老虎,不管是情人,还是子女,都只是兔子,被他们玩弄于股掌之间。】
唐高宗位面
李治又犯风疾了,头疼的不行,眼神也不太好,只能躺在床上静静的听着天幕。武则天在一旁的书案上批阅着奏折。
两人有些岁月静好的味道。
对于媚娘将来会称帝,他本人是有些意外的,不过中国注定要出现一个女帝,那他希望是媚娘。
后来皇位到底回到了李唐皇室的手里,他连最后一丝怨怪都没了。
后世对他们夫妻的形容还算贴切,本质上,他们当真是一样的。
【李治驾崩后,李显登基,他想从母亲的怀中抢走权力,这明显是痴人说梦。
一番折腾之下,新皇被废。
国家总要有皇帝,四儿子李旦成了新皇,这次,他比哥哥聪明一些,安安静静的当他的傀儡皇帝,等到时机成熟,直接将皇位让给了母亲。
武则天能当上皇帝,也算是运气,在别的朝代压根是不可能的。
她是太后的时候,没人有资格让她交出权力,她和以往那些掌控朝堂的太后不一样,她们的权力来源是皇帝儿子,可武则天的权力,是她的丈夫李治赋予的,他们二圣临朝多年,武则天早就不是深宫里的菟丝花,已然成为了参天大树。】
武则天位面
李显和李旦都不约而同想起了从前,他们两个真是大冤种。
有这么一对父母,真真是倒了霉。
不过他们到底年纪轻,将来的事谁都说不定。
【那么问题来了,当上皇帝的武则天干的怎么样?
我只能说,她的才干是有的,但也没到一流皇帝之列,只能说是合格偏上一点。
女子称帝,天下的读书人自然不服,武则天为了监察百官,设立了举报箱,这个举措乍一听挺好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后世也有举报箱,民众有监督的权利,定罪需要切实的证据。
可问题是,封建时代的司法漏洞太多,杀掉一个官员,甚至不需要什么切实的证据,陷害人的成本太低了。
好人为了保全自己畏畏缩缩,坏人在朝堂上如鱼得水。但这项举措也实实在在整顿了吏治,只能说是有利有弊。
武则天当朝期间,贬逐老臣,任用酷吏,滥杀无辜,人人自危。
但同时举行殿试,创武举、自举、试官等制,让寒门子弟有了更多道路。
殿试和武举这两项制度延续了一千多年,随着清朝一起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