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王,若为众人之首,也就意味着接下来他要么努力的做好,让别人没有机会将他拉下马;要么,他也做好作死的准备,等有一日众叛亲离了,自然就是他命尽之时。
韩信细细一品,“还不如当大元帅。就算我做得不对,你在上面盯着,总会指出来是吧。”
刘邦对于韩信捉住这么样的重点,幽幽地扫过他,一阵凉风拂过
“被你再这样一说,我更觉得自个儿可怜了。”刘邦说出的都是心里话,回过头想抱住吕雉求安慰,吕雉却道:“正经些。”
是啊,说的是正经事,刘邦不正不经的想怎么样?
张良明白了,刘邦要不是因为走到现在这一步了,根本没有办法反退,肯定不想当王!
如刘邦所说,当王是什么好事吗?拥有的权势越大,责任越重,一个不慎更会没了小命。如履薄冰啊!
不不不。张良意识到被刘邦绕进去了,赶紧的把自个儿拉出来。
“那还是你来吧。要如何封赏对将来的安定有利我都听你的。我只有一个要求,将来要是再有战事,得让我来。”韩信并没有找到人生的乐趣,甚是以为打仗这件事算是相对让他有了奔头的,当然得提要求。
“放心,匈奴在外虎视眈眈,纵然我们不想打,他们也会来的。”吕雉补充,匈奴对刘邦和吕雉折辱,吕雉可一直想报此仇。韩信在,好说,就让这位去对付匈奴。
韩信想了想道:“那我应该从现在开始好好的研究匈奴。”
“应该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刘邦别的不太懂,这话必须说得顺口。
作为背景一直出现没有机会吭声的张良此时更是默了。
“子房以为我们应该怎么样才能让他们接受封王不给封地,也不给兵权的结果?”刘邦既然找张良来,就是想跟张良讨主意的!
韩信是刘邦的兄弟,他们出生入死的情分,有话可以直接说。把韩信这个大功臣解决了,其他人再想发表意见,再不满意,也只能把话噎回去。
只不过,要是能少点事的把人安顿好,自然最好。刘邦必须是个有追求的人。
“汉王的底线,可以封王却不可赐地?”张良可得问清楚刘邦的底线,这也决定接下来他会如何行事。
“为将来的安定,确实如此。”若是分封必是要引起天下大乱,刘邦可不能罔顾上辈子的教导,必要将危险的可能掐死在萌芽状态。
张良看着刘邦,有些话没敢太直白的问出口。刘邦又不是没有眼色的人,“我无杀人之意。”
怎么说这些人都是帮刘邦打下江山的人,刘邦确实不想才解决了项羽,这就急急将这些帮过他的人全都解决。
“他们愿意助我一臂之力,于我是有恩的,只要他们不反我,此生我不动他们。”刘邦连忙向张良道明他的心思。
杀人什么的,他又不是杀人狂魔,如何想把天下人杀光以达到让自个儿安心目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