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凡是星辰汽车从泛亚设计中心挖过来的一名造型师。
虽然在世界舞台上还没有什么名气,但是在泛亚里头,却也算是比较厉害的存在。
魔都通用的几款车型,他都有参与外观设计,特别是油泥模型的制作方面,他显得非常专业。
这种工具人,正是曹阳非常需要的。
“我们就像是一个外行人闯入到了汽车整车行业,要是没有一点让人惊艳的表现,到时候就泯然众人,谁也记不得星辰汽车。”
“所以星辰一号的造型,一定要足够的惊艳,足够的拉风,足够的吸引眼球。”
“现在看来这个外观目标是基本上达成了。”
“我们尽快的再把内饰造型也给定下来,然后就可以安排人开始进入到工程设计阶段了。”
新车型开发的前面两个阶段,凭借着曹阳的“努力”,可以快速的推进,还不用担心设计效果。
但是到了工程设计阶段,曹阳就不可能一个人全部去搞定了。
在这个阶段,各个设计师需要根据整车的初始的整车目标,比如成本、重量、性能目标、安全、加速、制动距离等各种要求。
把这些要求落实到每个系统,每个零件上去。
动力总成、底盘、车身、内装、外装、电器,几个领域的设计负责人,需要各自把任务目标领回去,然后带着工程师去开发各个零件。
先搞一版初始设计后,再经过几轮的设计评审后,在CATIA等软件上进行各种各样的模拟,最终产品就可以正式开模去制作零件了。
看起来好像也不是特别复杂的样子,但是一台车的好坏,最主要的就是在这个阶段确定的。
国内消费者一说到汽车设计,往往想到的是汽车外观和油泥模型的设计。
不能说这个说法有问题,但是肯定是非常片面的。
一款汽车的设计工作,也许外观的重要性占了非常大的比例,但是这个东西很玄幻,也许很快就完成了,也许只是重要但是并不难、不复杂。
但是各个系统和各个零件的具体设计,就很考验主机厂的底蕴了。
为什么国内的自主品牌在发展初期,设计部门都有“皮尺部”的称呼?
就是因为大家不懂设计,只能照着别人来抄了。
一个零件一个零件的拆开来,然后把实物变成图纸,再用这个图纸指导供应商去生产零件,所谓的设计工作就算是完成了。
这种情况下设计出来的汽车,设计师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毕竟你对着人家的车子拆解做开发,零件的样子是可以做出来的。
但是每个零件的具体材料要求、工艺要求、测试要求,你是看不出来的。
同样外观的零件,也许你用的材料和工艺不同,零件的性能千差万别。
这方面的工作,曹阳可以在关键零件上帮忙,但是不可能每一个零件都亲自参与。
要不然估计就要被人拉去切片研究了。
……
“曹总,今天参观了星辰1号的油泥模型之后,我感觉新车型团队的信心一下就上来了。”
“许多人脸上都多了不少的笑容。”
曹阳忙碌了一天,借着吃饭的空闲,他瘫在老板椅上品着米颖端过来的红茶细细的品味着。
“没办法,国内大家看汽车,最在乎的还是颜值。”
“只有颜值到位了,才会考虑其他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