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抗战之振兴中华风云全文阅花钱月下伤心奴家 > 第939章 战俘安排(第1页)

第939章 战俘安排(第1页)

一个月的培训结束,3万名国军俘虏如同脱胎换骨一般。他们怀着坚定的抗日信念,即将奔赴各个部队,开启新的战斗征程,为保卫祖国、抗击小鬼子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迟在一个月之后,也就是在9月底之前,必须向东进纵队输送上万名这些被解救出来的战俘,以便让东进纵队得以进一步的扩充兵力,提升战斗力,从而彻底将小鬼子的第21师团和23师团,全部留在鲁省不得动弹。

陈振华深知,114师团,不仅装备精良,同时他们的战斗力不容小觑。留下这些主力部队,一方面是为了确保在与114师团交锋时能够稳操胜券。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防备日军可能再次从关东军中,再抽调一到两个师团的兵力前来增援。一旦出现这种情况,365师若没有足够的兵力应对,后果将不堪设想。

在与陈副师长商议时,陈振华摊开地图,指着关键区域分析道:“副师长,114师团若是来犯,这几个主力团能形成有效的防线。“

“要是关东军再有动作,咱们也不至于毫无还手之力,现在的当务之急则是迅速将晋绥军和小鬼子的第26师团拿下,那样的话,小鬼子关东军哪怕再来3个师团,也于事无补了。”陈副师长点头表示赞同,两人进一步商讨了各团的具体部署和协同作战方案。

战车团,作为部队中的钢铁利刃,被部署在地势较为平坦开阔的区域,以便发挥其机动性和强大的火力。

战车团副团长黄虎先,看着一辆辆缴获的崭新战车,心中充满斗志:

“小鬼子,要是敢来,就让你们尝尝咱们战车团的厉害!”

特战团,则如同隐藏在暗处的猎豹,随时准备对敌人的要害部位发动致命一击。他们分散潜伏在各个关键位置,密切监视着敌人的一举一动。

独立一团、独立三团以及771团、772团,新三团和新四团,也都根据各自的特点,在防线中占据重要位置,相互呼应,在大兴、永清、黄骅、青县等等地形成了一个紧密的防御网络。

在晋南根据地以及豫南根据地,同样部署着重要的军事力量。这里有新成立的独立二团、独立六、新兵团、骑兵二团,还有已经具备较强作战能力的独立七团、独立八团、独立九团、独立十团以及女子先锋团。

陈振华深知这些部队对于巩固根据地和保卫黄河沿岸防线的重要性,所以将这些团的编制,也都扩充到了3500人以上,哪怕是女子先锋团的编制,也扩充到了3500人。

甚至包括黄崖洞兵工厂和黎城兵工厂,也都各自建设了一个1500人编制的兵工厂保卫团,并且还在持续不断的扩充中。

之所以将所有团建设,都扩充到了超级大团,类似于日军一个联队编制的兵力,根本原因则是编制的不足,更主要的是之前365师不敢过多的暴露自身的实力。

现在已经暴露出来了之后,陈振华在思考,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扩充师一级的编制,或者旅一级的编制,不过现在已经不是他现在能够着手解决的事情了,因为晋省的反击战开始打响了。

黄河,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此时成为了抵御日军进攻的重要防线。陈振华考虑到日军有可能从开封和郑州向北方发动进攻,所以并未调动黄河沿岸的这些兵力。

他站在黄河岸边,望着滔滔河水,心中思索着:“黄河防线绝不能有失,这些部队必须坚守在此,防范日军的突袭。”

同时,陈振华对独立二团、独立六团、新兵团以及独立十一团寄予厚望,希望能将它们培养成如同其他特战团一样战斗力强大的部队。

他深知,平津地区的日军,还会持续不断的增加,迟早会发动对于晋冀鲁豫根据地的全面进攻,只是时间问题。为了应对未来更为严峻的局势,未雨绸缪至关重要。

于是,在战斗的间隙,陈振华非常关注这些新部队的训练情况。他派遣吴达麟来到独立二团任团长,此时的吴达麟正在训练场上,看着独立二团的战士们刻苦训练的身影,鼓励大家道:

“同志们,你们是咱365师的新生力量,要努力训练,尽快成长为,能与特战团媲美的劲旅,为保卫祖国贡献更大的力量!”

战士们听后,训练的热情更加高涨,刺杀、射击等训练科目开展得如火如荼。

独立六团的团长徐梓荣,深知责任重大,他对战士们严格要求,同时也注重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在一次战术演练中,徐梓荣大声喊道:“战场上,团队协作至关重要,大家要密切配合,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战士们在他的带领下,不断磨合,逐渐形成了强大的战斗凝聚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