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小鬼子的步兵大队踏入这片死亡之地时,新八团团长范子夏一声令下,“打!”瞬间,寂静的山林被各种武器的怒吼声打破,仿佛沉睡的巨兽突然苏醒。
战士们手中的中正式步枪发出清脆而有力的“砰砰”声,每一声枪响都伴随着敌人的惨叫。
这种仿照德国毛瑟步枪制造的武器,性能优良,在战士们的手中发挥出了强大的威力,精准的射击让小鬼子一个个倒下。
与此同时,捷克式轻机枪也奏响了激昂的战斗旋律。它那密集而连贯的“哒哒哒”声,如同狂风暴雨般朝着敌人倾泻子弹,在敌群中织起了一道无法逾越的火力网。
小鬼子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措手不及,顿时阵脚大乱。但他们很快在指挥官的呵斥下,依托路边的巨石和树木,用歪把子轻机枪和掷弹筒进行疯狂反击。
歪把子轻机枪那独特的“咯咯咯”声,与掷弹筒发射炮弹时的“咻咻”声交织在一起,朝着八路军阵地疯狂扫射轰炸。
然而,新八团的战士们毫不退缩。面对敌人凶猛的火力,他们展现出了无比的英勇无畏。有的战士在枪林弹雨中奋勇向前,不顾自身安危,只为给战友们开辟前进的道路。
一颗子弹擦过一名战士的脸颊,划出一道血痕,但他只是用手一抹,便继续坚定地射击,仿佛感受不到伤痛。
还有的战士身负重伤,却依然咬紧牙关,坚持战斗。他用最后一丝力气,将手中的手榴弹投向敌人,在爆炸声中,他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仿佛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在激烈的战斗中,八路军战士们不仅英勇,还展现出了卓越的战术素养。他们以小组为单位,相互配合,交替掩护。
一组战士猛烈射击,吸引敌人的火力,另一组战士则迅速利用地形,灵活地向敌人侧翼迂回。他们如鬼魅般穿梭在山林之间,逐渐对小鬼子形成了包围之势。
就在新八团与小鬼子激战正酣之时,863旅的骑兵团如同一股黑色的旋风,疾驰而至。
骑兵团的战士们骑着高大的蒙古战马,这些战马在战场上奔腾嘶鸣,仿佛也被战士们的英勇所感染,充满了战斗的激情。
战士们手持寒光闪闪的马刀,在阳光的映照下,马刀反射出的光芒如同闪电般耀眼。
杜义德团长一马当先,他骑着那匹枣红色的战马,犹如战神下凡。他挥舞着手中的马刀,大声呼喊着:
“同志们,冲啊!杀鬼子!”战士们紧随其后,如猛虎下山般冲入敌阵。骑兵们利用战马的冲击力,迅速冲破敌人的防线,在敌群中来回冲杀。
他们的马刀高高举起,用力砍下,每一刀都带着千钧之力,将小鬼子的头颅和身体劈开。小鬼子在骑兵的冲击下,顿时乱成一团,防线彻底崩溃。
战场上,喊杀声、枪炮声、战马嘶鸣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激昂的战斗交响曲。八路军战士们在这片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英勇无畏。
在晋冀大地这片饱经战火的土地上,386旅在陈副师长的卓越引领下,如同一股不可阻挡的钢铁洪流,以雷霆万钧之势席卷小鬼子盘踞的区域。
在109师团总部被消灭之后,守护在冀中和冀南各个县城的基本是小鬼子的伪军了,哪怕有些县城还有一点点小鬼子,也基本上不超过一个中队的兵力。
于是386旅的部队先是一鼓作气,成功占领枣强县、故城县、景县、武邑县、深州县、武强县和阜城县。
这些县城的光复,让沦陷已久的百姓重获新生,也为后续的战斗奠定了坚实基础。战士们士气高昂,每一步前进,都承载着对小鬼子的仇恨与对胜利的渴望。
紧接着,386旅毫不犹豫地朝着献县、肃宁县、泊头县、南皮县、东光县以及沧州县挺进。一路上,军旗猎猎作响,战士们步伐坚定,眼神中燃烧着对小鬼子的熊熊怒火。
此前的战斗,小鬼子已遭受重创,被歼灭近7000人,残余的3000多人如惊弓之鸟,分散在各个县城,以中队或小队规模苟延残喘。这些残余力量,在英勇无畏的八路军386旅面前,已无力回天。
陈振华和陈副师长凭借卓越的军事智慧,对战车团、特战团、各个独立团以及各个新兵团的兵力进行了精妙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