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起站出来道:“陛下,还是末将来说吧。”
梁帝看了他一眼,本想着那两个门徒,绝对不敢胡言乱语。
现在看来,想客观公正,还是得听邓起的。
但一旁的刘丰,却是满脸不悦,始终用威胁意味看着邓起。
可后者,却一直正面看着梁帝,假装不知道。
“那你说!”
邓起旋即开口:“首次遇伏,陛下想必也清楚了,第二次遇伏,是因为赵门主带人到了队伍后头,在这之前,王爷也曾建言,让他们走前面,可门主还是不肯,最终二次遇伏。”
听到这话,梁帝嘴角高高扬起。
“这么说,赵不全是因为两次都没听刘苏的建言,才遭的伏?”
邓起微微一怔,寻思片刻后最终回道:“陛下,可以这么说。”
梁帝旁边的刘康,始终捧着茶盏饮茶,没有说一句话。
萧万平“据理力争”:“父皇,若赵不全听了儿臣建议,哪会遇伏,若儿臣和这些人同党,又怎会给赵不全正确建议?请父皇明察。”
众人转念一想,似乎是这个道理。
梁帝微微沉吟,刚要出言,刘丰却站出来指着萧万平。
“刘苏,那是因为,你知道赵门主对你恨之入骨,你给的建议,他必然会反其道行之,你利用这点,让无相门屡次遭伏,难道不是这样?”
“太子殿下说笑了,对小王恨之入骨的,恐怕另有其人吧?”萧万平意有所指,笑着盯着刘丰。
“你什么意思?”刘丰眼睛一眯。
“行了!”梁帝手一挥,他着实不想再看到这两人争吵。
“太子的话,也有道理,刘苏,你解释解释。”
萧万平随即回道:“父皇,皇兄存心污蔑,儿臣无话可说,但接下来这件事,儿臣能自证清白。”
“什么事?”
“几天后,我们中毒了!”
“中毒?”
梁帝看向邓起,示意他再陈述经过。
邓起将当时发生的事,一五一十说了出来。
听完,萧万平没给他们说话的机会,径自出言:
“父皇,当时儿臣那些亲卫,连同老仆,也尽皆中了毒,若伏杀者是儿臣同党,儿臣的人,又怎会中毒?”
“儿臣大可借此机会,一举杀了无相门所有人,何必等到赵不全出手,儿臣和月华军,差点葬身火海!”
“其实儿臣和赵门主,虽然在城西闹了一番,但始终是北梁臣子,效忠父皇,效忠北梁,儿臣绝对想不到,赵门主竟然真的想将儿臣置于死地,请父皇明察,替儿臣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