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呀,皇上,咱们得赶紧动手。
"
在场的大伙儿差不多都有这种想法,都催促赶快发兵,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不得不说,朱瞻这么快就把鞑靼摆平了,不但让跟着他北伐的两万兄弟士气高涨,连朱棣后来带来的那些人也按捺不住了,巴不得立刻冲上去厮杀一番,也好立个大功。
作为下一个目标的瓦剌军,自然成了他们的首选。
由于没看到朱瞻打鞑靼那一仗,朱棣的人更想打瓦剌军了,一方面受了鼓舞,另一方面也想亲眼见识一下那位朱瞻到底有多厉害。
朱瞻见状,向前走了几步。
"
皇上,末将觉得,可以派人去堵截瓦剌军的探子。
"
"
眼下正好有个人盯着瓦剌军,让他把瓦剌军派出探听消息的探子全都截住。
"
其实朱瞻并不担心瓦剌军会跑,从前是因为不熟草原地形,现在有了小地图,这个问题解决了。
不过,如果能避免瓦剌军逃跑,那就再好不过了,这样他们就能更快抓住瓦剌军。
营帐里的将领们听到这建议,不少人眼睛一亮,他们已经知道朱瞻是怎么拿下鞑靼的了,那次也是用了这种方法,让鞑靼猝不及防。
显然,这招很管用。
当然,也有一些将领心里不太满意,只是之前他们反对朱瞻打鞑靼时被狠狠教训过,现在都不敢吱声了,生怕又被骂。
所以在朱瞻提出这个办法后,营帐里居然没人反对。
朱高煦眼中闪过一丝阴冷,不动声色地看了眼站在中间的某个将领。
那个将领感受到朱高煦的目光,向他微微点头,随后站了出来。
"
朱将军这主意不错,但和打鞑靼那时的情况不同。
"
"
朱将军可能没注意到,从这里到纳木儿河路还挺远的,就算我们现在出发,也得花些时间才到。
"
"
阿鲁台这么久没收到探子的消息,肯定会有怀疑。
"
"
阿鲁台这个人很精明,现在估计已经觉察出不对劲了,说不定马上就要跑路了。
"
"
另外,瓦剌军可不是鞑靼那样好对付的,真打起来,可不容易。
"
"
虽然偷袭是个办法,但想靠偷袭速战速决,我觉得,有点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