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且鞑靼已经归降了明军!
这事要是传出去,以后再想招降其他地方,恐怕没人会愿意投降了。
士兵见朱瞻培沉默许久,试探性开口:“将军,他们就是……”
朱瞻培听出他的意思,直接打断:“我知道了,死了人没?”
“没有的事,绝对没有。”
士兵急忙说道。
看到这话,朱瞻培的脸色缓和了一些,“给我盯着点,别让那些家伙太嚣张了。”
士兵一听,心里一宽,赶紧应道:“是!
我这就去办!”
朱瞻培没再多说,直接去找朱棣了。
"
瞻培?这是怎么了?”
朱棣有些疑惑地问,“刚刚才见过你,现在又跑来干嘛?”
两人刚谈完没多久,朱瞻培就匆匆赶来,看来事情不小。
"
刚才有人来报,说咱们的人在抢鞑靼百姓的东西。”
朱瞻培表情严肃,语气也很沉重。
听闻此言,朱棣的脸色立刻阴沉下来,“又是刚才那事?”
“估计是吧,这些兵心里头对鞑靼人早就窝着火呢。”
朱瞻培皱眉答道。
朱棣冷笑一声,“有气也不能这么干!”
“是不是已经闹得不可收拾了?”
朱瞻培摇摇头,“应该还没闹大,至少没伤人性命。”
“不过得赶紧处理,这种事也不是第一次了,再这样下去,鞑靼的老百姓非造反不可。”
“到时候两边真打起来,光是士兵和鞑靼人的冲突还不算什么,要是传出去,对我们很不利。”
朱棣揉揉太阳穴,他也清楚,无论是士兵对鞑靼人的怨气,还是这事传出去的影响,都是麻烦。
但这件事太复杂,牵涉太多,处理起来非常棘手。
"
要是不让这些士兵这么做,他们心里肯定会有怨气。”
朱棣曾在军营待了很久,深知士兵们的心理。
要是把这事完全堵死,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让大家积怨更深,久了军中必定出乱子。
朱瞻培点点头,“皇爷爷,要不咱们只管住一半?”
“这些士兵心里有气很正常,谁不对鞑靼人总是骚扰咱们边境生气呢?”
“不过抢掠也不能太过分,拿点东西是可以的,但不能太过。”
朱棣瞬间明白了朱瞻培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