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边。
鞑靼部的探子先得到消息,说明军要攻打鞑靼部,先锋已经快到了!
探子立刻赶过去查看。
一看!
尘土漫天,马蹄轰鸣,大片草原被践踏得东倒西歪,满目狼藉。
为首的年轻人穿着将军盔甲,虽年纪不大,却气势逼人,姿态笔直,眼神锐利,眉宇间尽显自信与傲慢。
探子们躲在暗处时,偶尔对上他的目光,都不禁心头一颤,尽管他看似平静,却散发着强大的压迫感。
这些常年探听消息的人,眼光自然毒辣,一眼就看出这年轻人绝非凡品。
"
大明什么时候出了这么厉害的将领?”
探子们心里纳闷。
这年轻气盛的家伙,肯定是朱瞻基无疑。
望着这股冲劲十足的明军,鞑靼的探子赶紧往回跑,急着汇报情况。
鞑靼那边一听,吓得不轻。
"
这,是真的吗?”
有个大臣惊慌地问。
这时,鞑靼人正在商量明军逼近的事情。
所有人都注视着探子。
探子用力拍了一下肩膀,肯定地说:“我亲眼瞧见的,千真万确,他们马上就来了!”
话音未落,众人就急了。
坐在主位上的脱脱不花神情严肃,问:“明军直冲咱们鞑靼来了,你们怎么看?”
大臣们一时拿不定主意。
过了好一会,有个大臣站出来道:“我觉得,明军气势汹汹,咱们得避开。”
此言一出,不少大臣纷纷点头附和。
"
对,咱们怎么打得过明军?躲一躲或许还能活命,不然硬碰硬,鞑靼可就完了!”
“阿鲁台都逃了,咱们为什么不去?”
“这是个好主意,虽然要走,但汉人有句话说得好:青山不改,柴火不断。
只要留得青山在,以后还有翻身的机会!”
“明军打仗一向勇猛,这次还是大明皇帝亲自领兵,咱们绝非对手,我同意撤退,别硬拼。”
不过,也有大臣疑惑:“明军好端端的,怎么突然打咱们鞑靼?”
“他们之前不是追着瓦剌吗?”
“没错,他们到底想干嘛?”
一位大臣解释:“瓦剌跑了,明军可能盯上咱们了。”
“毕竟,追不到瓦剌,他们不会白跑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