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给朱抵捎过去的是一些茶叶,大同天干,喝点茶水润润嗓子吧。
她不知道,当朱抵拿到这封信后整整坐在那里呆了两个小时。他给安姐去信的时候不过是下意识的发发牢骚,有些话他不好对手下人说,他的同僚,也没有与他真正交心的。
他在王府里呆了十四年,度过天真期后就开始用功习武,努力隐藏,当他觉得准备充分的时候来到了大同。他志得意满,觉得必能建功立业,再创忠勇郡王的辉煌——或者就算达不到那样的高度,起码也能有一番作为。可迎接他的却是接二连三的打击,他想坚持自己的那些理想,想坚持自己的那些执着,他不想克扣手下的士兵,不想理会那些别有用心而又无所作为的小人,可他自己就陷入了困局。
他不想就这样离开大同,可他又不知道要怎么做。
左右为难,上下无路。虽然他总是告诉自己,忍耐、忍耐,可要忍到什么时候?
他烦躁他难过,虽然他每天都是笑嘻嘻的,可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有多么急迫。他知道他的父王病了,虽然王府里几乎都是王妃的人,可他在外面还是有几个手下的,即使他们无法探听到南安王到底怎么样了,但也能肯定他的确是病了。
他的父亲,在他走后不久,就病了。
他想过要回去,但他回去又能有什么用?
而现在,他看到了希望和坚持。是的,他已经坚持了这么久,为什么就不能再坚持坚持?他合上信,看向东南方,第一次对那个小女孩有了别样的感觉:“高安琪……”
他慢慢的念着这个名字,然后不自觉地笑了。
对这一切,安姐并不知道,她把信送走后,自己的麻烦就来了——高二老爷一家到了!
本来高二老爷来了就来了,和他们的关系也不是太大,毕竟遵照高老爷的指示,已经给他们在外面买了套房子。那是一套三进小院,修的颇为精致,虽比不上现代那些著名园林,可小桥流水,亭台楼阁也都不少。地方虽不是太大,但真真当的上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要不是手头紧张,安姐自己都想买了。
这还是多亏苏家,他们才有这个消息。高老爷一看之下就立刻拍了板,毫不手软的拿了两千两出来。只要不傻的都知道,这院子是绝对不会买亏的,别说将来卖不卖,自己住着也舒心。安姐觉得高二老爷一家应该也会满意这个住处,虽说只是让他们住住,房契上还是高老爷的名字,可不收他们一分租金白住还有什么说的?
杨氏做事仔细,早早的就派人从里到外打扫好了。因不知道高二夫人的爱好,倒没有添置太多东西,不过该有的也都齐全。总之一句话就是舒服典雅,拎包入住!
为了预防万一,他们还请高老太太也去看了看。本来高老太太对这个安排是很有些意见的。在她想来两个儿子还没有分家。过去吧,这不在一地也就不说了,但现在既然都在一块儿了,为什么不能住在一起?也让她这个老太太享受享受子孙环绕的滋味?但高老爷发了话,她再不满也无可奈何。
不过看了这院子,她也不出声了。就算她不识字没什么文化,也能看出这院子整齐漂亮,老二一家住着绝不亏,而且离官衙也不远,步行也不用一刻钟,所以她虽又嘟囔了几句,倒是不再提亏待老二这样的话了。
老太太都摆平了,杨氏母女也都觉得安心了,可她们没想到老二一家根本就没过去!对,当他们从码头将高二老爷一家迎过来后,人家就打着给老太太请安的旗号直接杀到了官衙,然后,就不走了!
杨氏傻脸了;
安姐傻脸了;
高老爷也有些傻脸了;
“离开母亲这些年,我终于有机会好好伺候母亲了,大哥,让我留下吧,哪怕让我劈个柴看个门呢?”高二老爷抹了一把鼻子泪水,红着眼说。
54晋江独家
第六章
应该说高老爷同高二老爷还是很有感情的;他们自幼失估;除了母亲的拉扯外,兄弟俩也是互相帮扶。所以见了他高老爷也是非常高兴;正要叙点家常;谈点感情;高二老爷就来了这么一出;顿时,高老爷那个心就纠结了起来。
他没有说话;高二老爷还在那儿悲伤:“说起来我也真是不孝,这些年都没有好好跟在母亲身边;这次;我是再也不想离开母亲半步了。”
他话音刚落,那边高老太太就哭了起来:“老二啊,我的老二啊,你心疼死我了呀。”
“娘!”
“老二!”
母子俩抱到一起痛哭,他的妻子儿女也在旁边落泪,高老爷在旁边看了,那心中的滋味就别提了。当天下午高老太太就来到高老爷的书房宣布,高二老爷一家不能出去!
“母亲,咱们不是说好了吗?”高老爷很是无奈,如果说早先他还对高二老爷住哪儿可有可无的话,那现在就是真心诚意的想让他住外面了。虽然只是短短的一个上午,他已经感觉到这个二弟和早先不同了。
“那是你说的,不是我说的!老大,做人可不能没有良心,你这些年能在京城过的这么舒服,可离不开你弟弟吧。你在京城繁华之地,老二却在家乡受苦呢!现在好容易你们在一起了,你就忍心他继续受着?”
“母亲这话说的,那房子你也看了,二弟住着哪里会受委屈?”
“你不懂,这孩子离了娘,就会受委屈,你是天天跟着我的不显,要是哪一天我去了,你看看你的日子要过成什么样!”说着,高老太太斜了他一眼,“不提别的,就那张氏,要不是我,你觉得这个家还有你吗?”
高老爷心说要不是你,我和张氏也不见得会闹到如此地步。但这话不能明说,只有道:“二弟就算在外面,离您也不过一刻钟的路程,也不耽误他尽孝的。”
“你这么说就是非要他住外面了是不是?”
“母亲,这是官衙,二弟住在这里实在有些不妥。”
“有什么不妥?你们是亲兄弟,又没分家,他怎么就不能和你住在一起了?”高老太太瞪着眼,随即又叹了口气,“当然,你要是真觉得不妥,那也行,不过你二弟出去了,我也要跟出去。”
高老爷无言了,他作为长子,又是知州,从哪个角度来说都应该养老。如果让他娘跟着他二弟出去了,不用言官参他,江宁的人都能用口水淹死他!不过就让他这么接受,还有点不甘心,因此最后道:“看来母亲实在是离不开二弟,但家中也没准备,不如让二弟一家暂且出去,待杨氏将家里收拾了,再请二弟他们回来。”
高老太太露出满意之色:“这才像话。老大,不是我说你,这做大哥啊就要有个做大哥的样子,不过也不用这么麻烦了。就让老二一家现在我那里挤一下,我看他们带的人并不多,正好我那院子也大,也还住的下。老大,你不要觉得我偏着你弟弟了,这些年我一直是偏着你的,不过你看你二弟那日子过的,连件好衣服都没有,他老婆穿的也素气,我要是再不管管他,实在是放心不下啊。”
高老爷张张嘴,到底没有再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