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者就是能够承受极大痛苦,并始终让自己的理性高踞于痛苦之上的人。强者是痛苦的驾驭者,他不被痛苦所驾驭,当痛苦被驾驭时,痛苦便消失了,它变成了一种安慰。因为驾驭者意识到了自己的强大,他战胜了一种似乎是不可战胜的力量—————软弱。软弱是人类的根性,他潜藏在人的身体内部,随时准备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而坚强只是它的派生物,是针对它而产生的。当人自觉是坚强时,说明他已经克制住了某种相对而言,更本质更内在的东西。
强者没有痛苦,因为他已把痛苦化为了具体实际的行动,行动的人远离痛苦。一个人无论遭受怎样的打击和压力,只要他投入到积极的行动中,他的痛苦就减轻了。对于痛苦的事件,软弱的人只看到了痛苦,而强者却把痛苦抛到一边,他注意到的是这个已经发生的事件,他只看到它的客观意义。他面对世界,把生存当作不断的征服。
失去的痛苦
一个人损失了一笔钱,他会很痛苦。但如果接着他连房子家产都没有了,他就会绝望,想到要自杀。但接着他又连亲人都失去了,他也许反而会不死了。因为他被剥夺得很彻底,足以让他从外物回复到自身。这个假设也许很残酷,金钱、财产、亲人这些都是人们所不愿失去的,他们在人们的心目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重要到甚至超过生命本身。
人拥有什么,便会为什么所束缚,拥有的越多,束缚也越大,就越怕失去。生命被重重阻挡遮蔽在所拥有的东西背后,被冷落,被忽视,被遗忘。仿佛是一堆丢在角落里的破烂。如此,前面的那个假设就不那么可怕了。失去是痛苦的,但彻底的失去反而是一种解脱。它促使人在物累中觉醒,回溯向生命自身。这不是要人自私,而是要人在外物中脱身,以一种超越的心境,来享受自己的拥有和真正的生命,这样,我们就会减少一些失去的痛苦。。 最好的txt下载网
生存的苦恼
真正的我
“自我”稍加留意一下是能够感觉到的,那似乎是一种身体和意识混杂在一起的东西。那这个感觉到“自我”的意识又是什么哪? 也许就应该是“我”了。但接下去,这个让我感觉到自我的指令又是谁发出的哪? 如果这个指令还是由“我”发出,那么这个我和前一个我又有什么不同哪? 再接下去,这个让我发出指令的指令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我”哪? 如此推演下去,始终有一个我站在前一个我的背后,没有一个最终的“我”是处在最后审判者的位置。所有的我都不是最后的我,所有的我都不是真正的我,所有的我都只是我的一部分。至少在逻辑上是如此。
能够意识到的我不是真正的我,真正的我隐身在意识的背后。或许,根本就没有一个真正的我,真正的我只是一个无限接近的可能性。
幸与不幸
如果没有比较,没有谁会自觉是幸运的,也没有谁会觉得不幸。生活在贫困的非洲的人不会觉得自己不幸,因为他们整体贫穷,没有比较。而一个在发达国家的穷人就会产生自身的不幸感,因为他有了比较。一个在多人的事故中折了腿的人应该是不幸的吧,但相反他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其他人都送了命,而他却活了下来。要想始终让自己觉得幸运,只要与比自己更不幸的人比较一下就够了,而要找一个比自己更不幸的人永远不会缺乏,就像人永远都能找到比自己更幸运的人一样。没有绝对幸运和绝对不幸的人,只有相对的幸运和不幸,幸与不幸既是外在境遇的比较,又是内在的感觉。
有的人自觉不幸,他人却不这样看,有的人在他人的眼中是不幸的,自己却不觉得。这里有个特殊自我的看法和一般看法之间的区别。所谓幸运者和不幸者其实是很少的,大多数人都谈不上幸运,也谈不上不幸,只是一般的活着罢了。
生存的苦恼
我生存着,我有许多生存的苦恼,他们大多属于形而下的,我绕不开它们,但我又不能说服自己,坦坦然然地接纳,一种执拗的情感使我本能的'排斥他们。“这不是我真正的生存”;一个声音始终在我的心底回响。但真正的生存在那里哪?或者说真正的生存是什么?这我似乎是知道的,而且一直在坚持着它。但关键是,我的这种生存一直受着另一种生存的威胁和侵扰,我不得不时时地面对它们。不得不时常从自己本然的生存中抽身出来,投入到这种“非我”的生存中。这样,我就既不能完全坚守真我的本位,又不能完全融入异我的处境中,这才是我的真正的苦恼。许多形而下的的苦恼,我都能通过形而上的提升超越之(并不能真正超越),而这种纠缠不清的粘滞状态,却让人无法从中脱身,除非放弃生存。
至今我还生存着,我并不为自己生存的苦恼而苦恼,我所担心的是,将来有一天,在我所有的生存苦恼中,只剩下了形而下的苦恼
也许,摆脱卑微的唯一手段,就是让自己始终凝注在生命和永恒中,甚至凝注在死亡中。
孤独者
孤独者
孤独者离开人群在幽闭中滋养自己,孤独者是最渴望进入世界的人,但世界没有孤独者的位置,他的位置是孤独。孤独者以他的孤独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以他的孤独平衡着其他的族群。孤独者是世界的人,他使世界完美无癖。
孤独者为孤独所苦,但他为孤独所作的种种努力,恰恰是他孤独的原因。他以世界所不愿意接受的方式,做进入世界的尝试。放弃对他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但放弃就意味着他从所固有的位置上消失,就意味着他不再是他自己。
真正的孤独者从不会从自己所固守的位置上离开,他自成一体,与那个由众人组成的族群相对。他知道孤独只是少数人享有的特权,而不是众人共同的拥有。当一个人感到孤独时,他就具有了高出众人的意识,他也就从平俗的生活中走出,而具有了生命的深度 。
遁入人群
让自己不露形迹的遁入人群中吧,你要变得更像他们,像一只变色的爬行动物,随周围的颜色而改变。这是你生存的本能,自我保护的策略,太显露,太特异,太与众不同,易遭箭矢。你要尽力伪装,而只在内心给自己留一方圣地和净土。可你要提防无意的流露,提防从外到里的渗透和改变。前者暴露了你的真实,后者威胁到你的真实,这双重的危险时刻伴随着你。它们在暗中窥视着,等待着,而你不知不觉。
或许,每个人都经历过这样的改变;或许,每个人在内心,在内在的感觉上都认为自己是特异的,与众不同的,都在暗自得意,欺骗了世人。但他们仍在循规蹈矩的生活着,相同的与众不同的感觉,相同的思维行为方式。你存在于他们的包围之中,呼吸着被他们污浊的空气,你已学会了如何吐纳,但你仍免不了愤世嫉俗。即使在水*融的时刻,你内心的某处仍然醒着,提示着你。你学会了如何以超越的心境做着众人之事,但你要时刻警惕,提醒自己:坚守内在的自我,不要被世界所改变。因为你在人群中真的无处遁形。
孤魂
让我们融洽无间吧,我们接触不到各自的核心。每个人都是如此的孤独,佩戴着虚饰的面具。对于他人,我们只是“人”,是围绕着他旋转的一个点,或者至多只是围绕着他的一段弧线。我们的内在被完全忽略,被高度具象化,连同我们的喜怒哀乐也成为一种固定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