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温有些愣怔的看着眼前笑容温和的少年郎君,这位谯国桓氏的掌权者,从未经历这样的事情,仿佛自己的命运和决心都全然掌控在一位明明才弱冠的少年郎的手里头。
很不自在。
又很不奈何。
这些同僚们往日对自己大加抨击,朝堂上多有诘责,如今笑容真挚,甚至带着几分尊敬。桓温又不免有些自满。
“既如此,最为妥当不过。”
桓温伐蜀的时候,诸葛亮的小史犹存,时年一百七十岁。桓温问曰:“诸葛公有何过人?”史对曰:“亦未有过人处。”温便有自矜之色,史良久曰:“但自诸葛公以后,更未见有妥当如公者。”温乃惭服。凡事只难得“妥当”,此二字,是孔明知己。
他如今能和诸葛公一样,该是怎样的荣耀啊。
“古之哲王咸赖元辅,姬旦光于四表,而周道以隆;伊尹格于皇天,而殷化以洽。大司马明德应期,光大深远,上合天心,含章时发,用集大命,在予一人,功美博陆,道固万世。”
“大司马因顺天人,协同神略,亲帅群后,恭承明命。云雾既除,皇极载清,乃顾朕躬,仰承弘绪。虽伊尹之宁殷朝,博陆之安汉室,无以尚也。”
穆帝更是恭敬无比,对大司马大加称赞,把他比作上古的周公旦,伊尹、霍光。
他更是风光无比,心里头骄傲极了,觉得自己实在是当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者。
当下也是和颜悦色的跪下来做臣服状:“陛下放心,臣愿为陛下之前驱,北伐中原,收复失地!”
第270章:添妆
戴着帷帽的女郎从马车上下来,抬头望着这长江奔腾,又有群山连绵。
而后又看着这江曲处,实在是别有风情。
置身其中,分外有庄子,屈子归隐之意
右滨长江,左傍连山,平陵修通,澄湖远镜。
于江曲起楼,楼侧悉是桐梓,森耸可爱。
号为桐亭楼,楼两面临江,尽升眺之趣。
“女郎,此处何如?”
谢令姜登上楼,看那远方,芦人渔子,泛滥满焉。湖中筑路,东出趣山,路甚平直,山中有三精舍,高甍凌虚,垂檐带空,俯眺平林,烟杳在下,水陆宁晏,心中不觉有些惬意。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