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五郎诗词冠绝天下。若是这才落榜,便让他以这本史册列为榜尾吧!”
曹皇后听了一惊:
“官家。袁五郎和韩相公还有赌约呢?韩相公会说您拉偏架的。”
“哼!那又那又怎样?
他韩相公嫉贤妒能,在那御宴之上所为。当我是瞎子吗?”
曹皇后听了再不敢言。虽她倾向邕王为储君。但却也没必要给韩相公事事张目。
仁宗说罢又拿着那诗词品评了半晌。
袁文化的诗词没用多久也便传开了。这忙京城可是汇聚了天下的举子。一时轰动不已。
“卫国公如此大才,我们能与他同科,乃是我们天大的荣幸啊!”
“荣幸也是荣幸。但这进士名额也必然少上一位。以卫国公之才怕不得入了头榜。”
“卫国公诗词如此。他的文章定然也写的华美无比。”
这些考生如此看,那阅卷的考官也如此想。
批阅时,却见一文章词藻华美,用典精准。韵脚和律。莫说是文章,便说这是首长赋也使得。
这看考卷的阅卷官看了也是赞叹不已。但最后还是换了声叹息。
“文章写的华美,奈何太过追求诗意。少了务实。”
他便将这文章传于重考官看。
便有那考官道。这文章写的是华美。但却不能录啊!只是这文章怕不是那位所写。
当既便有人大声喝责。
“我等为国举才,怎可心有私念?这篇文章,必须不中,若不然,和召天理。”
既有人如此说。所有考官都在。却是再无转圜之地。
那份华美的文章也彻底被遗弃了。
批录在继续。又过两日。这一日。却是放榜的日子。
贡院门口挤满了看榜的人群。
不多时便有那上榜的洪声大叫。
“我中了。”
又有那富户于榜下捉婿。
“这位小哥,我见你仪表不凡,可成婚配。我家有一女儿,年芳十六。貌美贤淑……”
又有那抢行的。
“莫听他言。他家女儿都快两百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