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谍色争风艾明著 > 第10部分(第3页)

第10部分(第3页)

报纸上除了刊登抗战新闻,也时常登出一些不法官僚和投机商人趁乱大发国难财的消息,斥为“前方马瘦,后方猪肥”。新四军与韩德勤的军队在苏南一带的摩擦引起一些议论,国共两党的纷争也开始显山露水,双方文人开始打起笔仗。中立的报纸上也多了呼吁枪口一致对外的文章。

丁香在咖啡厅里听到一些议论,也不在意。直到报纸上刊登“皖南事变”的消息,大家才议论纷纷,说国共又要翻脸开仗了。有位客人带了张《大公报》,上面刊有事情的前因后果:

“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违抗命令,不遵调遣,自上月以来,在江南地区,集中全军,蓄意扰乱战局,破坏抗日阵线,复于本月四日袭击第四十师,乃为紧急处置,将该军解散编遣,军长叶挺就擒,交军法审判,副军长项英在逃,通令严缉。”

客人向丁香解释一些因由,但她还是不太清楚,她甚至不清楚新四军和十八集团军一样,都是共产党的军队。

“一派胡言!”白兰走进来,听到客人的话,忽然大声说,“要不是胡言,就不必扣押《救亡日报》了。不是说言论自由吗,怎么又变成一言堂了?”

那位客人左右看看,收好报纸赶紧走了。

白兰趴在桌子上哭起来,丁香就觉得奇怪,问她怎么了。好半天才弄明白,原来那个去打仗的小唐死了。他的战友写信来告知经过。小唐因为有文化,分到炮兵部队,在安徽前线作战,不幸死于敌机轰炸。

“他死了……”白兰的痛哭不是因为失去好友,而是为了表示愧疚,“他是为了我才去的。是我害了他……”

那天过后,白兰有几天不回家,也不来咖啡厅找丁香聊天。她一向是忙碌的,星期天也去参加*演出宣传募捐,她家里人也都习惯了。

过年了,商店是早早关门,工厂也是放假的。白先生和表弟也回家休息,白太太邀请丁香一起吃年夜饭。丁香也不是空手去的,给白太太的两个儿子都买了新年礼物。因是过年,大家都只说一些平安健康兴隆发财的吉利话。

第二章 白太太一家,打牌(24)

“白兰为什么不回家?”白先生问白太太。

“管她呢,你这个女儿算是白养了的……”白太太倒是乐得耳根清净。

丁香记得白兰好像说过准备跟战地服务团去湖南长沙采访的,因是别人家的私事,也没有多说。

白兰不在,一家人吃完年夜饭后打麻将娱乐。白先生也参加了,而且都是他输钱,白太太笑他是生意兴隆牌场失意。因为接了几笔军需品订单,白先生确实发了不少财,红光满面,人也发福不少。

过完元宵节,白兰依旧没有消息。丁香隐约觉得有些蹊跷,想提醒白先生要不要找朋友打听一下,但因为大过年的,也不好说。

又过半个月,白兰的同事找上门来,问她为什么不去报社,是不是病了或者想辞职不干了。白先生托朋友问遍,都无消息,才慌忙报警。

白兰是平白失踪了。首先受怀疑的是和她交往密切的几个男青年,一查下去,有一个男青年也同时失踪。

白先生后来又被叫去认了几回无名女尸,都不是。邻居也沸沸扬扬传开了,有了各种版本,有怀疑是争风吃醋弄出情杀什么的,也有说是你情我愿寒夜私奔的。有时丁香进出,会被她们拦住问几句。她们不去问白太太,好像此事与她无关,却来问丁香,好像这事倒与她有关似的。

丁香也不去搭理,随便敷衍几句。这些街坊女人,生来就是传播小道消息的能手,哪个不是耳尖嘴快?她们最擅长的就是捕风捉影,没事还可以弄出些水响,要是真的有事,还不乐得将瓦背都掀了?

又过一个月,这事看来快成悬案时,就有了消息。丁香忽然收到一封信,是从西安寄来的,信封是一个陌生人的笔迹。拆开,却觉得里面的笔迹有些熟悉,而且第一句就是:

“丁香姐,我像朝圣者一样奔向了自由的天空。”

事情终于水落石出。

原来白兰是投奔延安去了,同行的还有暑期新闻班的一个男同学以及他的女友。那个女友早就与共产党的地下组织有联系,趁这次八路军办事处撤离桂林时一手安排了这一切。白兰没有向任何人透露风声,只是从西安出发到延安前寄出这封信。

丁香就回想起以前的交往,想起白兰曾经推荐她看《西行漫记》,又订阅《救亡日报》,种种都有寓意的,只是事情未明时,她猜不到谜底。

她不明白,中国的西北角,一个荒凉的地方,为什么会吸引那么多青年男女投奔?

她尤其不解的是白兰的用词:朝圣者,自由。她觉得这两个词似乎是不相干的。宗教需要的是虔诚和隐忍,而不是激情与自由。

白兰在信中没有说是否要转告她的家人。丁香想,她也许会通过其他渠道告诉家里人的。再一想,不管怎么样,还是告诉一声比较好,免得他们担心。

看着信,白先生是发愣,白太太也是发愣。白先生没有说话,白太太小声说了一句“还不如死了算了……”

白先生瞪了白太太一眼,告诫她此事对谁也不能说。他又恳求丁香保密,否则他的全家、他的生意都会有麻烦。丁香说这个她清楚,当着两人的面将那封信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