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开放意味着风险。”
陈远皱眉,“一旦被某些势力利用,‘意识共识网络’可能会变成新的控制工具。”
林墨沉思片刻,缓缓说道:“那就让它从一开始就具备自我防御机制。
‘意识之源’本身具备一种动态演化能力,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让它在运行过程中不断适应和进化,防止任何单一势力的操控。”
会议室内陷入短暂的沉默。
“也就是说,我们要创造一个‘活的系统’?”
李然低声重复。
“正是如此。”
林墨点头,“它不是我们设计的终点,而是所有人共同塑造的。”
接下来的两个月,整个联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紧张状态。
开发团队日夜不停地优化系统架构,安全团队则在构建多重加密和分布式节点,确保“意识共识网络”
不会被任何外部力量入侵。
与此同时,林墨开始与全球多个独立技术组织接触,试图建立一个跨国家、跨意识形态的联合维护机制。
他深知,真正的共识不是靠一个人的意志达成的,而是需要无数个体的共同参与。
在一次与联合国科技伦理委员会的闭门会议中,林墨首次公开了“意识共识网络”
的核心理念。
“这不是一项技术,而是一种选择。”
他在演讲中说道,“它不会告诉我们什么是正确的,它只是让我们知道,我们有权利做出自己的判断。”
会场中一片沉默,随后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然而,就在“意识共识网络”
即将进入测试阶段之际,意外发生了。
“自由之光”
的一名前成员突然叛逃,并将部分“意识之源”
的代码泄露给了一个名为“新秩序”
的跨国组织。
这个组织长期以来一直试图利用意识技术建立一个“理性至上的超级社会”
,他们将“意识共识网络”
视为实现目标的关键工具。
消息传来时,林墨正在与沈若曦讨论系统最终的部署细节。
“他们打算用‘意识之源’来建立一个‘思维控制模型’。”
沈若曦看完情报后脸色凝重,“如果让他们成功,那我们努力的一切都将被扭曲。”
林墨沉默片刻,随后站起身,目光坚定:“我们必须阻止他们。”
“但他们的基地位于南美,而且有重兵把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