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李寻渔和宋缺归来,未引起多大动静,但在这平静之下,已有滚滚波涛暗藏。
一回到朝都,两人都未回自己府邸,而是直往朝议大殿。
高颖、杨朔也得到消息,从府邸走出。
片刻之后,三公齐聚中枢院。
杨朔军人出身,虽与李寻渔、宋缺数十年未见,也只是脸带笑意打了声招呼,便自行坐下。
这个头,当然还得高颖来起。
“太师甫一归来,便召集我等,可是有陛下圣意传下?”
此间乃是三公办公之地,等闲之人连百米都无法靠近。
不过,出于保密,宋缺还是启动了曾经设置下的防护阵法。
如此一来,更无人可窥得其中秘密。
见他如此慎重,其他人的神色,也变得有些郑重了起来。
“陛下口谕!”
高颖、杨朔,以及中枢院其他主官,纷纷恭敬行礼。
“恭迎陛下口谕!”
“数十年治国理政,诸卿辛苦。朕于战域有要事,暂不归朝,特令朕之三婶、大衍书院院长李寻渔,大衍太师宋缺归朝,主持大衍晋级之改革一切事宜,诸卿皆是大衍之柱石,当以此事为要,务必将之办好。”
无论听了此话之后,众人心中何等想法,但都恭敬应道:
“臣等遵旨!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白清儿是在场除李寻渔之外的唯一女性,已经年龄五六十的白清儿,外表仍如少女,只不过多年执掌大权,眉目神情之间,多了些威严,开口问道:
“大衍晋级之改革,陛下可有具体旨意?”
宋缺将其与花雨所商议之改革方案尽数告知,方案并不复杂,最关键的便是在于激发大衍百姓的修炼之心。
其余五部主官除了面色沉凝外,倒是都未提出什么疑问。
只是,掌管农部的主官蹙了蹙眉,道:
“若是全民修炼,必定荒废务农,此事如何解决?”
宋缺如玉的脸上露出笑意,道:
“白大人的疑问,陛下已有所考虑,为避免土地荒芜、粮食减产,陛下提出了三个方法:其一,提升粮价;其二,培育灵米;其三,由李院长组织天下书院教谕,编撰适合农夫的修炼之法。
此三法之下,当无大碍。
若仍无法解决,可行军屯之法。”
农部主官很快消化了宋缺所言,甄首轻颔,道:
“陛下果然智慧深远,微臣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