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或许是他们最后一次与俄军交战的机会了。
所以即便士兵们身陷狂热,身为指挥官的他,也应当给予理解,不是吗?
“呜哇啊啊啊啊!”
“。。。。。。总之,能赢就行!”
拜尔露出灿烂的笑容,默默地移开了视线。
与此同时,彼得格勒的临时政府与布尔什维克之间的内战,也渐渐迎来了终结。
。。。。。。
轰!
轰隆!
“克伦斯基总理,第二道防线被突破了!”
“巡洋舰阿芙乐尔号正向冬宫开火!”
“芬兰佬像疯子一样四处乱窜,根本无法阻挡!”
“您必须马上撤离,否则就来不及了!”
面对部下们接连不断的急报,克伦斯基绝望地抱住头。
就在不久前,他们还成功阻挡住了赤卫队的攻势,可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芬兰人,正在摧毁克伦斯基的防线,击溃克伦斯基的士兵,瓦解克伦斯基的临时政府。
更糟糕的是,那些一直在临时政府与布尔什维克之间保持中立、袖手旁观的波罗的海舰队,眼见大势已去,竟也背弃了临时政府,倒向了布尔什维克。
“这还不算完,那该死的科尔尼洛夫又是怎么回事?!
我根本没下令,他却带着军队朝首都赶来。。。。。。”
是为了援助临时政府,抵抗布尔什维克?
还是想趁火打劫,发动政变?
答案再明显不过!
后者,毫无疑问是后者。
克伦斯基拼尽全力想要挽救临时政府,可如今,整个世界似乎都与他为敌,让他恨不得放声痛哭。
“总理!”
但残酷的现实甚至连哭泣的时间都不愿施舍。
意识到已经无路可走,克伦斯基在尚未逃离的属下催促下,挣扎着站起身,准备撤离冬宫,逃离彼得格勒。
他多想一枪崩了自己,或者干脆在冬宫里安放炸药,与列宁那群人同归于尽,让这如春梦一场的临时政府随他一同毁灭。。。。。。可惜,他既没有扣下扳机的勇气,也没有引爆冬宫的胆量。
无论历史如何变迁,时代如何更迭,克伦斯基这个人的本质,从未改变。
“。。。。。。走吧。”
最终,这个懦夫所能做出的唯一选择——
就是逃亡。
。。。。。。
“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