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大家都心知肚明,这是个再明显不过的谎言。
尽管有太多可疑之处,托洛茨基依然选择相信列宁。
这其中也有现实的考量。
毕竟列宁是布尔什维克的领袖,是这个派系内性情各异、理念不同的人能够团结在一起的核心。一旦列宁动摇,布尔什维克势必也会分崩离析,而托洛茨基所憧憬的世界革命也将彻底化为泡影。
但,直到列宁下令营救沙皇的那一刻,托洛茨基对他的信任彻底动摇了。
当然,列宁依旧用他那惯有的华丽辞藻,强调这次行动对革命的重要性,并成功说服了托洛茨基勉强点头同意。
可即便如此,这件事也未免太荒唐了。
一个共产主义者,竟然要去营救沙皇?要去保护那个让俄国走向毁灭、让无数工人流血牺牲的人民公敌?
如果这个消息传出去,他只怕得羞愧的再也无法抬起头来。
“唉,又来了。”
见托洛茨基一脸郁闷地拍着胸口,斯大林,或者说朱加什维利,无奈地摇了摇头。
从奥地利开始,他们莫名其妙地结伴同行至今,托洛茨基一遇到这种情况便絮絮叨叨个没完,实在令人心烦。
虽然靠着与托洛茨基的关系,在革命时期,斯大林并没有像原本历史中那样毫无存在感,甚至在布尔什维克内部占据了一席之地,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就愿意忍受这个自负又多疑的犹太人整天叨叨不停。
无论如何,他只想尽快完成任务,早些返回彼得格勒。
明天太阳照常升起,托洛茨基依旧会喋喋不休,但至少能暂时耳根清净一会儿。
“托洛茨基同志,朱加什维利同志,沙皇一家即将抵达。”
“看样子,临时政府并未察觉到我们的行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彼得格勒正在遭受轰炸,临时政府哪有闲心管什么沙皇?”
“也是,黑海舰队前不久才向德国投降,临时政府恐怕早已焦头烂额了。”
俄国革命爆发后,黑海舰队曾驻扎在敖德萨,以防御罗马尼亚军队,那里也是托洛茨基的故乡。然而,舰队很快撤往塞瓦斯托波尔,任由形势发展。
尽管临时政府命令黑海舰队解散,以免战舰落入德国人之手,但舰队的指挥官们一直在观望局势,等待一个明确的答案,临时政府究竟能否稳固统治?
但事实证明,临时政府不过是一座将倾的大厦。
最终,黑海舰队司令安德烈·埃贝哈特(Андре?йА?вгустовичЭ6ерга?рд)与参谋长亚历山大·高尔察克(Алекса?ндрВаси?льевичКолча?к)决定,趁着革命浪潮席卷舰队、水兵可能要像当年“波将金”号叛变时那样割断他们的喉咙之前,主动向德国投降。
“愚蠢的克伦斯基,至少应该先把舰队司令给撤换了。”
“深有同感。”
托洛茨基和朱加什维利冷笑着嘲弄那位正焦头烂额的临时政府首脑。
毕竟,仅从名字就能看出,黑海舰队司令安德烈·埃贝哈特是个德国裔。
把一支舰队交给德国人掌管,最终向德国投降,这难道不是理所当然的结果吗?
尤其是在这种随时可能被自己部下杀死的情况下,就更不用说了。
而事实证明,十月革命之后,黑海舰队的军官们的确被愤怒的水兵集体处决。
“对俄国而言,这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必须尽快铲除这些反动的资产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