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从西域开始崛起 第542章 > 第二百八十四章 北疆第二代甲胄(第4页)

第二百八十四章 北疆第二代甲胄(第4页)

李骁望着厂房里忙碌的身影,微微点头说道:“河西商行的事情,三叔你看着办就好了。”

“你办事,我信得过。”

“不过,扩建之后的厂房,可以从新移民里挑选女工,给他们一条养家糊口的路子。”

作为北疆的发家之地,老金州人向来殷实。

六镇的中高层将领多是老金州出身,家中牛羊成群、田亩连片,还有征战掠夺来的财宝。

可新移民却是一无所有,急需工作岗位。

虽然大都护府会借给他们牛羊、鼓励垦荒,还许诺十年免租税,但头两年的生活依旧艰难。

好在纺织行、军械行、造纸厂、陶瓷厂、砖瓦厂、玻璃厂、河西商队处处都缺人手,有的是谋生机会。

李骁将这三万户百姓迁来金州,本就不是只为了种地放牧,主要是为了填补金州劳动力缺口。

“属下晓得。”李东昆重重点头说道。

“会优先挑选那些家中无业、且负担大的女子入行。”

他早就不是那个混子了,很是清楚河西商行对北疆来说意味着什么。

能赚多少钱倒是其次,最重要的是调节经济,解决一些大都护府顾及不到的问题。

就例如,北疆八州百姓所需要的粮食、物资等等,很多都是通过河西商行的售卖得来。

更甚至,北疆军的很多战利品,也是先售卖给河西商行,然后又运回北疆的。

随军商贩没有,这是随军国企。

所以,河西商行便需要一直数量庞大的商队运送货物。

这就又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补充。

“北疆对棉布、棉衣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多。”

李骁话锋一转,语气沉了几分:“河西纺织行产能不足,那便在大漠再建几座纺织行。”

他走到窗边,望着远处连绵的雪地,沉声道:“相比于金州,大漠更有优势。”

纺织所需的棉花,几乎全来自高昌和大漠。

前两年大漠不稳,李骁只能把产业重心全放在金州。

如今北疆对大漠的控制力日渐稳固,是时候将产业外移了。

金州更适合成为政治中心,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并不适合发展经济。

而且经济产业自古以来就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大漠盛产棉花,那便纺织棉布。

金州盛产羊毛,那便纺织羊毛呢。

后世的一件羊毛呢价格,远远高于一件普通棉衣。

但如今不同,金州羊毛和大漠的棉花一样多,所以羊毛呢的价格也很低,普通百姓也穿的起。

“纺织用的棉花多产自高昌和大漠,在当地建厂,制成成衣再运回来,能省下大半运费和时间。”

李骁算道:“况且,这次又有三个万户百姓迁去大漠,那些女人除了种地,正好可以进纺织行干活,也算给大漠新移民添条增收的路子。”

李东昆连忙点头:“大都护英明。”

“属下这就去安排,先派人去大漠勘察选址,选几个棉花产量高、交通便利的地方动工。”

“嗯。”

李骁应了一声,目光又落回纺纱机上:“新招的女工要好好培训,工钱按熟练程度分级,干得好多给奖励。”

他知道,北疆的根基不仅在铁骑,更在这些纺纱机织出的棉布里,在百姓手里攥着的铜钱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