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柳香兰也在琢磨,只是她的实操经验更少,完全没有什么头绪。
许乐看二女愁眉苦脸的样子,发现此时乐芸好像走进了一个误区。
大概是许乐操作天福可乐的手法,让她印象深刻,所以不知觉的就想复制许乐的手法。
许乐开口说道:“现在收购制衣厂的时机还不成熟。一个是我们资金紧张。还有就是对制衣厂的了解不够,仓促进行收购或者入股的话,很容易掉进坑里。”
乐芸问道:“那怎么办?”
“其实你已经找到了方法。”
“嗯。”乐芸困惑的看了许乐一眼。
许乐笑道:“你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在
这个阶段,我们其实最好的方式是贴牌。”
“贴牌?”乐芸听许乐这么讲,重复了一下,心中隐隐有些明悟,却不十分清晰。
许乐点了点头,贴牌就是代工,一些国际品牌,对一些劳动力或者原材料低廉的国家,进行品牌授权生产,从而获取高额利润。
这个概念,在90年代后国内开始慢慢兴起,这个时候在港城和宝岛已经发展了起来,比较普遍。
像之前杜子聪的那个厂子就有这样的业务。
只是对于授权的厂家,他们自有一套相应的管理规定和审核要求。
但乐芸他们现在品牌初创,倒也没有必要搞那么复杂。
许乐说道:“我们现在是利用央视的春晚,获得了一个品牌机遇。我们现在的工作重点是需要在服装设计,品牌管理和销售这三个环节发力布局。而成衣制造这个环节,完全可以找一家比较成熟靠谱的制衣厂,让他们代工生产白板,我们贴牌完成销售就行了。”
“白板?”柳香兰问道:“这是什么意思?”
许乐解释道:“就是没有商标的衣服,而这个商标就是我们的品牌,这个环节由我们自己来控制就好了。”
两人一下明白了过来。
“这不就跟之前电子表的最后包装那个环节一样吗?”柳香兰问道。
许乐点了点头说道:“差不多,只是那个是别人的牌子,现在是我们自己的。”
乐芸经他这么一说,也是犹如醍醐灌顶,兴奋的说道:“这样一来,少去了成衣制作这个复杂环节,我们的投入就大大的减少了,我们只需要预付服装的一部分预付款就行,资金的压力就没那么大了。”
在服装制作中,成衣的制作肯定占用的资源最大,技术含量也高,如果只是贴一下商标,那可就简单快速多了,当然,一部分利润也要被制衣厂拿去,但这里面可操作的空间还是有的。
许乐点了点头,说道:“制衣厂的收购可以暂时押后一段时间再说,前期我们完全可以用这种方式,进行快速的扩张。后续我们的规模扩大,资金充沛些,再考虑我们自己的制衣厂的问题,也可以收购或参股和我们合作的制衣厂,所以你们当前主要的任务,就是寻找合适的人员还有对一些制衣厂进行考察,一来是应付眼前的工作,二来就是为了未来做准备,前期就当是考察了。”
二女齐皆点头。
几人又就这件事的细节讨论了一番。
许乐提了大概的思路之后,便不再多说。
只是随后要求乐芸对依云服饰的今后发展写一个规划,他有心借这个事情,让乐芸和柳香兰磨练一番。
这时候,乐芸却开始耍起了赖,她虽然思维活跃开阔,但是文字整理这块却是她的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