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望向杨彩云离去的方向,眯起眼睛:“况且,我总觉这事没完。”
杨彩云不关心原主,这个毋庸置疑,但她又不觉得自己自私,所以一直在原主与陆大根之间做调和剂。
这次即便她斩钉截铁的拒绝,按理说杨彩云只会夹着尾巴走。
应不会这么直白的威胁她。
但这次,她却一把撕开了自己的伪善,骂得尤为难听。
这不像杨彩云的行事作风。
……
贡院已经锁院五日,这次春闱是礼部尚书李清臣主持,副主考是右鉴义大夫范祖禹和中书舍人赵彦若。
京都城里,只要有考生居住的客栈里,都在议论本次科考议题。
“李大人原是支持王相公变法的。只是后来……,”
一名身穿月牙锦袍,打扮十分贵气的男子坐在靠窗的座位上小声议论,“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如今是他主持春闱,这试题可真不好猜。”
“不是还有两位副考官?”
另一名衣着差些,但样貌还算周正的学子道,“这两位都是司马温公的门生,如今那位还在听政,估计是会倡导恢复古制……”
另外两名学子也都持不同态度。
一桌五个人,有四个在争议,不知不觉声音就有些大。
引得其他几桌的学子频频侧目。
四人争执不出输赢,就都同时把头转向另一个没有出声的男子。
男子看着十八九岁,一袭靛青色细布长衫,虽不华贵却浆洗的极为干净。
他生得眉目清朗,鼻梁高挺,下颌线如刀削般利落,透着几分与年龄不符的沉稳。
“墨卿,你说你站哪边?”
月牙锦袍男子问。
他姓章名昊然,去年十月初六及冠,家中长辈赐字景明。
他是属于来京较早的那波,趁着有时间拜访不少在京的名师大儒,若能让其指导一二。
那也是受益匪浅。
章昊然原是住在城东的迎宾客栈。
但十日前,也就是上元节外出赏灯游玩时,因人太多,推搡间不小心将一位小娘子给挤下河中。
河水冰冷刺骨,那小娘子还不会水。
眼看着就要沉下去。
这种时候,若是被旁的无赖男子跳下去救,那小娘子不就完了么。
可若让自己跳下去,十有八九他这辈子也就和那个女子绑在一起了。
正天人交战,犹豫着要不要让书童去救时,裴之砚刚好路过。
他抄起旁边小船用来撑船的竹竿伸入河中,长短正好,小娘子就抓住竹竿自己爬上岸来。
如此,小娘子的名声能保住,他也得救。
后面道谢时才知,他是从余杭郡来赶考的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