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祥冷哼一声,感情李思文是觉得自己一再容忍他,照顾他,是自己当真不敢动他一个刚毕业没几年的小孩?虽然自己没有刻意去打听他在以前工地到底是怎么干的,以至于毕业三年走了三个工地,但是稍微想想并结合他在这的表现也可以得出结论了,但凡他会做人,做事还可以,也不至于干不下去吧。
“他有自己的想法也很正常,我也做不到让每个人都满意,我再掏心掏肺让他多学点,多接触点,你看看,到他那就变成了我在故意让他多干活,我冤不冤的一天,所以说啊,不是当个小兵就难,在一个位置就有一个位置的难,只是别人不知道而已,好人难当啊。”李祥感慨道。
“他不知好歹就算了,刚毕业没几年的小孩不知天高地厚,你就算想培养他人家还不领情,何必浪费精力呢。”
“没办法,这不是受领导之托,身不由己啊。”李祥半真半假地说。
受姚庆之托没错,但是出了这档子事,那也别怪李祥没兴趣再陪着他玩了。
在工地上转了一圈,李祥也对现在的情况有所了解,现在回填料拉的数量还远远不够,其他方面倒是也没受影响,看得出来赵轶确实干了不少活。现在都不用自己部门的人说了,别的部门的人都在反映李思文不怎么去工地,真的是在这来享福的,那行,既然不想上进,还在背后搞小动作,那就让你好好歇着吧。
李祥回去之后,装作什么也不知道,在快吃饭的时候,把赵轶叫到了楼上。
“最近怎么样,活还能忙得过来不?”李祥问。
“还可以,有李部长的帮忙,”赵轶在帮忙两个字上加重了音调,显然也是很不满,“我就好了很多,最起码不用连轴转,要不然就真的吃不消了。”
“我也到工地转了一圈,回填料才拉了小部分,可能还要再辛苦上一段时间,等拉完之后应该就没有太多需要晚上加班的事情了。”
“没事,李总,我就是来干活上班挣钱的,该我干的我不会推,再说我也没法推给别人,只要我能坚持,我就不会多说什么。”赵轶的话里话外里却都充满了对李思文的讽刺。
“嗯,咱们都是上班多年的人了,有些事情没办法,我也不用多说,你该都明白。我今天叫你来是有个事情想跟你商量一下,等回填料拉完,我想对你们的分工进行一下调整,物资方面的事情包括二三项料的采购这些全都交给你,当然都是现场的事情,其余的资料部分我和苏婉会分担掉,你看能接下来不?”
赵轶听完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在心里盘算着。锦城项目是个房建项目,工地范围并不是特别大,比起公路、铁路那种动不动工地绵延十几公里来说要好得多,但同时房建的材料要多上不少,一个人跑整个工地还是很累人的,而且现在正处于赶工的阶段,他也分身乏术啊。
“李总,不是我不愿意干,而是现场情况你也知道,工地上分了几个施工队,每个每天都在报材料,如果都让我一个人管,同时到材料,我也不能掰开几瓣来用,到时候有人到领导那去一告状,说材料到了物资部人都不来,这不都是事吗。”赵轶婉转地说。
“这没什么,我会事先跟姚总那打招呼,你实在忙不过来,找现场技术员帮忙收一下。其实我这么调整,只不过是名正言顺让你管这些,即使不调整,这些活现在基本不也都是你在干呢。”
“话是没错,可这些活都是我干了,那李总,李部长又干什么呢?”
“我打算让他去负责设备方面的事情。”
赵轶摸了摸下巴,缓缓说:“说起来公司好多年前好像是有这么个不成文的规定,部长总管整个部门,但是偏物资反面的,毕竟物资占大头,而会设一个副部长去专门管设备。可这也是好多年的事了,这几年都没这么分过了。”
“你说的都是差不多7、8年前的事了,现在新毕业这些小孩哪知道这些。调整之后,他管他的设备,也不会再有动不动就把活推给你的情况了。”
“呵呵,那倒是,本来安排给他的活,他转身就能推给我和苏婉,我们两个碍于他是个副部长,没办法,活多干点无所谓,但是这种推卸责任的行为实在是让我们很烦。既然李总你都说了,那我就试试吧,要是实在忙不过来。。。。。。”赵轶也不傻,先把丑话说在了前面。
“实在忙不过来你就开口,到时候我会想办法解决,要么把袁刚临时调过来帮下忙,实在不行我来,大家齐心协力,总能把事情做好的。”
赵轶答应下来,也是因为不用再看到李思文的添堵行为,身体累点无所谓,但是心里不痛快,这个活就干的很没意思,再加上现在李祥这么说,他也没什么后顾之忧了。
赵轶走后,李祥看着外面空无一人的走廊,冷冷发笑。经过了这次调整,以李思文敏感地性格,不可能察觉不到自己对他态度的转变。
虽说李祥刚开始的时候并不经常在锦城这边,但是供应商的选择等重大事情都是把关过的,这些供应商大部分都是在小学项目合作过的,李思文有些小动作,他们都会如实地跟李祥说。说起来也不是什么太大的事,无非是要供应商请他吃喝,买东西。吃喝上李祥没有怎么管,但是买东西这事是绝对不让的,有了他上个工地的丑闻,李祥可不想惯着他。
李思文暗示了好几次,供应商都打马虎眼糊弄了过去,几次不成,他也就明白咋回事了,如果没人压制着供应商,他们是不会拒绝自己的暗示的,再说又不是很贵,都是些千百块钱的事,所以他慢慢也就老实了,不再让供应商给他买东西了。
李祥这么一调整,无疑是断了李思文的方便之路,不归他管,那供应商就完全可以不用理会他,他以后再想不花钱吃喝都是问题了。
过了几天,李祥都没有减少他工作量的安排,李思文就明白这次找姚庆说是没起到什么作用了,他也就偃旗息鼓,老老实实地跟赵轶轮换着值班了。
回填料全部拉完,用了一个月的时间,中间也是有过几次的波折,不过最后还是顺利完成了。在拉完之后两天,李祥把几人叫到办公室,宣布了调整分工的事情。
赵轶早就知道,所以表情平静。而反观李思文,一开始的惊讶立马就转变成了惊喜,现在设备方面没多少事,这不就意味着他可以不怎么去工地,还有时间谈对象了,反正他的工资又不会少,少干活那不是好事吗。
没有人有意见,调整后的分工也就从这一天开始执行了。
赵轶几乎全天都扎在了工地,而李思文则每天在办公室刷抖音,聊天,喝喝养生茶,过得极其舒服,怡然自得。当然,苏婉可没空搭理他,因为她也分担了一部分原属于李思文的工作,一句话都不想跟他说。
物资部的办公室大部分时间都处于较为安静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