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内容图文并茂,详细介绍了各种西式点心的配方、工艺流程和设备要求,在这个信息闭塞的年代,别说这么一本书,就是任意一张纸都堪称无价之宝。
钱进说它们是秘籍还真是没有夸大其词。
放下书本,刘桂兰继续说:“以后,这些书也是咱们学习的宝典!但是……”
她话锋一转,语气严肃,“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我是你们的老师,可也是一名学员,因为书本上太多东西是我第一次见到了。”
“这种情况下,可以说是没有真正的老师手把手教我们每一步,我们要靠自己,靠互相学习,靠反复试验,靠我们每个人去钻研书上的每一个字,去琢磨每一种原料的特性,去掌握每一个工具的使用技巧,然后自学成才。”
“钱总的话,你们应该明白,你们将是食品厂的未来。在这里你们学到的每一种点心面包,以后都将是海滨市人民群众感受甜蜜的美好食品。”
“所以,我们必须要努力,明白吗?”
“明白!”女学员们齐声回答,声音清脆响亮,充满了被点燃的斗志和使命感。
这年头的青年们,太容易产生使命感了。
钱进和老师接二连三对她们进行动员,动的姑娘们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渴望:
一定要学会做点心!
一定要做出好点心!
学习开始了。
过程远比想象中艰难。
做甜点做面包跟做馒头面饼可不一样,第一步是认识原料。
刘桂兰拿着面粉袋给学员们做介绍:“这是富强粉,筋度高,适合做面包、面条……”
“这是标准粉,筋度适中,做饼干、桃酥合适……”
“糖,分白砂糖和绵白糖,颗粒粗细不同,溶解速度不一样,影响口感……”
就这些内容一讲解,好多人就懵了。
女队员们在家里都会做一些甜食面点,但用料习惯了凭感觉放盐放碱。
所以当刘桂兰说很多东西需要用精密的秤来称重后调配的时候,她们感觉自己是进入了一个新世界。
有姑娘下意识就说:“这么多讲究吗?做甜点啥的跟做馒头和面不一样吗?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
周边顿时一片哄笑。
那姑娘知道自己说错话了,大羞之下霞飞双颊赶紧低下了头。
很快她们就认识到了。
其实诸如各类点心所用原料区分的学习还是简单的,只要死记硬背就行,书本上都有介绍。
等到下午开始学习工具的使用,包括刘桂兰在内都两眼转圈圈:
手摇打蛋器怎么才能把蛋白打到硬性发泡?
裱花袋怎么挤才能挤出漂亮的花纹?
烤箱的温度和时间怎么控制?
即使是刘桂兰也没有经验,一切全靠摸索。
好不容易把基础知识给掌握了,正式实操了,也是开始做实验了。
点心的基础是饼干,她们尝试做的第一款产品就是黄油饼干。
按照书上说的,黄油要室温软化,加糖打发至羽毛状。
结果,几个队员不是黄油没软化好打不动,就是打过头油水分离了。
好不容易有个成功的,挤花的时候又手抖,挤出来的“花”歪歪扭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