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进回来说道:“也有电话,就在前面的校长办公室里,谁家里有急事,那就给公社打电话。”
匠人们脸上露出了兴奋的笑容。
等他们安顿好行李,钱进把大家召集到宿舍前的空地上:
“同志们,进了城,就是建筑大队的人了,大队不会亏待大家!”
“还是那句话,我钱进许诺的东西呢,一定会做到,但是!”
“我钱进提出的要求,你们也必须得做到,否则别怪我不讲情面往后清人!”
“好了,大家舟车劳顿了一路,今天不强调太多事了,就是一个别打架、别随地乱小便也别随地吐痰,行吧?”
众人七嘴八舌的喊:
“准行。”
“谁那么干谁是狗。”
钱进点点头,招呼他们去杂物间:“走了,跟我去发福利品。”
徐卫东带领的工作人员开始有条不紊地往外分发。
全是好东西,徐卫东看的都眼馋:“钱老大你从哪里弄的这么多睡袋啊?真好,给我也弄一个呗。”
钱进斜睨他:“你也要过来住?你也要进建筑队去干活?你也准备风餐露宿?”
徐卫东想了想。
还是放不下即将进入家里的娇妻。
卷成团的保暖睡袋确实是好东西,农民们压根没见过这东西,还是有几个退伍兵匠人打开后搞清楚了:
“噢,这是睡袋啊,我当兵那会听当官的说,美帝国那些少爷兵就用这个,老好了……”
“绝对好,真厚实,真暖和,你们摸摸,多软化,是不是?”
“真发给咱啊?扣不扣工资啊?这东西,多好啊,崭新啊,咱这辈子还没用上这崭新的被褥呢,这下子可好,一来来一套!”
捧着厚实崭新的棉睡袋,好些人还搞不清楚这东西怎么用:
“到底是被子还是褥子?怎么跟个棉布袋子似的?”
懂行的匠人教导同伴:“打开,整个人钻进去……”
“噢,明白了,就像是自己滚了个被窝!”匠人们这才恍然大悟。
钱进还给配了暖水袋。
这是普通的深红色橡胶暖水袋,属于经典款了,带螺旋盖,从九十年代开始比较常见,但在1981年绝对是高档货,冬天在百货大楼能占据C位,在农村罕见。
农村晚上要取暖,基本上就是人手一个挂吊水的瓶子。
“晚上灌上热水,塞被窝里,暖和一晚上。”突击队队员示范着,同时补充,“一定小心别被烫伤啊,这东西可热乎。”
匠人们拿到后轮流看,看稀罕。
带栽绒领子的棉服又暖和又干练,裤子是厚棉裤,二者是一套,上面都印着“劳动光荣”四个大字。
另外保暖防滑水靴、带护耳的棉帽子,统统是一人一套。
甚至钱进还给他们准备了洗漱用品:
一个印着红双喜的搪瓷脸盆,一个同款搪瓷茶缸,一条白毛巾,一块灯塔肥皂,一支中华牙膏,一把牙刷。
这就不是商城出品了,都是钱进通过关系采购的。
他冲一行人吆喝说:“都得注意卫生啊,在城里不比乡下,必须得把个人卫生搞好了。”
“洗脸刷牙洗头,这都是每天必须的事!”
马从力问道:“啊?每天还得洗头啊?这大冷天不得吹感冒了?”
马从风从后面踹他一脚:“就你娇贵。”
钱进说道:“在屋里擦干头发,出门戴上棉帽子,这怎么会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