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 百度 > 第260章 液压钻探机入场硬控狡猾老毛子(第2页)

第260章 液压钻探机入场硬控狡猾老毛子(第2页)

“考虑到这方面,国家认为你是有功之臣,又是咱海滨市抗旱指挥部的副指挥……”

“我明白了。”钱进赶紧击掌,“国家考虑到我是咱这边的副指挥,考虑到韩总您是总指挥,不看僧面看佛面,把这两套设备给咱们了。”

韩兆新如今心情大好,便顺着钱进的玩笑哈哈笑,给他一个面子。

话题切换,他拍拍钱进胳膊说:“安果县虽然下过一场雨,但还是抗旱工作的重心,你们那边水井钻探参数做好了没有?”

“出水量和水质分析还没出来,深井位置初步确定了,基本上都是符合工程条件的地方。”钱进说道。

韩兆新闻言点头:“那就好。”

“走吧,苏俄方面派了两个技术支持队伍,共同负责设备的安装调试和操作培训,咱们去见见他们。”

跟苏俄的技工打交道,肯定得需要翻译员了。

还好钱进为了能让祖国在苏俄解体中啃一口大肥肉,他在外商办的时候着重培养了苏俄语言方面的人才。

如今有了实习机会,他把几个人一口气调过来了,组建了一个翻译团队。

设备通关。

韩兆新临时组建了个深井钻探指挥队,钱进任队长。

然后他就从市机械研究所、水利局工程队、武装部工程兵连抽调了一批精干技术力量,进驻临时征用的市机械厂大仓库,开始了紧张的“开箱验货”和“突击学习”。

当天从下午忙活到晚上,仓库里灯火通明。

巨大的液压钻机主体、粗壮的钻杆、复杂的液压控制系统、轰鸣的空压机……

这些充满工业力量的“钢铁巨兽”,让见惯了老式设备的技术员们大开眼界,又感到无从下手。

十一名苏俄工程师一边说笑一边进行着安装调试,以姚守成为首的翻译员们面面相觑。

钱进说道:“听不懂?”

姚守成无奈摇头:“不是,他们没怎么说专业术语,一直在聊天,聊、聊咱中国的姑娘,聊路上吃的东西,聊过来出差能从国内带点什么回去。”

另一个叫杨凯旋的青年弱弱的说:“他们工作态度不端正呀,刚才一个劲的说、说咱国家比他们那边穷多了,说估计这趟出差没有油水可以捞……”

一群被派来学习操作钻探机的机械研究所青年人才闻言纷纷怒目。

钱进摆手:“别管人家说什么,咱们先熟悉机器。”

“连夜准备好卡车,把设备拆卸开来分别送去峤密县和安果县,直接实操。”

“你们瞪大眼睛看、竖起耳朵听,不懂就问,必须在一周内,把这两台铁家伙吃透,咱们要自己让它转起来,打出水来!”

钱进自己也学习,因为已经有过安装经历了,晚上又进行了一次拆卸后,他们也算是了解了机器的基本构造。

于是他让青年工人们加了个班,组织大家复盘、画图、讨论、预测操作。

他敏锐地发现,这种钻机的核心优势在于其高效的回转切削破碎岩层能力和精密的液压控制系统,而国内也有相关技术储备。

这样他与市机械研究所的几位高工商讨后找到了学习重点:

“抓住机会,深入研究,重点吃透它的液压驱动原理、钻头设计、岩心管结构!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实现关键部件的测绘仿制和技术消化!”

“这两台机器的配件肯定会有磨损,老毛子的东西做的粗糙的很,咱们不能光指望配件进口,咱们得能自己生产配件!”

第二天,两个车队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深井钻探地点已经确定好了。

是水利局的地质工程师根据《海滨市地下水脉分布概略图》结合最新的水文地质勘察数据,在图纸上反复推演的结果,应该没什么问题。

第一批急需打井的重灾区域和最佳井位坐标是钱进参与设定的,都是旱情严重、人畜饮水困难又有成井地质条件的地方。

考虑到每一口井的位置,都是经过技术论证的,所以对于能不能出水这个揣测,钱进还是挺有信心的。

峤密县的第一口井,选在了旱情最严重的红石崖公社一个叫干沟子的生产大队。

这里山高坡陡,地表水早已绝迹,社员们吃水要到十几里外去挑,来回一趟大半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