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口挂着一块牌子,上书“建州学堂”四个大字。
门口,站着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先生,正在笑呵呵地迎接前来上学的孩子们。
那些孩子,有穿着绫罗绸缎的富家子弟,也有穿着粗布麻衣的贫苦人家的孩子。
他们都背着书包,排着队,有说有笑地走进学堂,没有任何高低贵贱之分。
朗朗的读书声,从学堂里传出。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太平道长站在学堂外,静静地听着,久久没有言语。
他走遍大江南北,见过太多的苦难和不公。
可像眼前这样,不分贫富,人人皆可读书的景象,他还是第一次见到。
一个国家的未来,看什么?
不就是看这些孩子吗?
陈平川,竟然在为这个国家的未来,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这一天下来,太平道长的心,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他所看到的,所听到的,与他之前想象的那个“割据一方,拥兵自重的国贼”形象,截然相反。
这里,没有苛捐杂税,没有官兵欺压,没有流离失所。
有的,只是安居乐业,和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这里,简直就像是一个乱世之中的桃花源。
三天后,太平道人离开建州府,他要去看看,李义的“仁义之师”,走过的地方,又是什么光景。
当他踏上那片土地的时候,一股浓烈的血腥味和腐臭味,便扑面而来。
他看到的是,一座座被焚毁的村庄,断壁残垣,满目疮痍。
他看到的是,倒在路边的累累白骨,被野狗啃食得面目全非。
他看到的是,一个个面黄肌瘦,眼神麻木的幸存者,如同行尸走肉一般,在废墟中翻找着任何可以果腹的东西。
他拦住一个正在啃食树皮的妇人,问她这里发生了什么。
那妇人抬起头,空洞的眼神里,充满了恐惧和仇恨。
“是兵……是那些打着‘正义’旗号的魔鬼……”
妇人泣不成声地告诉他,半个月前,那支军队路过这里,他们抢光了村里所有的粮食,杀光了所有敢于反抗的男人,奸污了所有年轻的女人……
她的丈夫,她的儿子,都死在了那些魔鬼的刀下。
太平道长的心,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狠狠地攥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