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穿成偏执王爷的濒死王妃后大结局 > 第224章(第1页)

第224章(第1页)

萧醉泊想隐藏行迹,那就绝不会留下任何痕迹被人找到。

动身约莫七天后,金府一朝倒台,家财散尽也没能留下点什么,官府只收到了被金尹强占的良田地契等,经查证后均数返还。

只是更多的财产不翼而飞,金尹及其一家老小不知下落,王县令曾找到了在金府中做过事的仆从打听一二,才知金尹不知在哪一夜受了刺激,跪地求饶撕心裂肺,最后一声滔天惨叫后就再露过面,后被证实是面色苍白连夜出逃。

金尹在县中横行霸道十余年没人敢动不会没有道理,短短旬月同他立下仇且有胆子出手的人物有且仅有一个。

众人皆在传安王妃定然是被萧醉泊传染,也成了一代杀人不眨眼的恶魔,手法干净利落,令人震惊。唯有与安以墨对峙过公堂的王县令觉得不尽然。

事后,县丞向王县令问及金尹剩余财产消失无踪的处理时,王麟长叹一声摆了摆手,意为不做追究。

他是老了,但人可不傻。

安王的名声他在这穷乡僻壤亦有所耳闻,只不过或许是太过偏僻,消息的流传更替速度停留在两三代以前。

说,安王爷骁勇善战,屡立奇功,大捷回京之际被圣上的一纸婚约公示娶了安家的次子为妻,初闻此事时,王麟除了嘘唏与惋惜,便是大恒朝的失望透顶,好好一位武能安邦的皇子平白隐埋于风言风语之中。

可他思及与安以墨几乎形影不离的那位男子时,王麟不由自主产生了怀疑。

若真是一介护卫,那人身上的气质和存在未免太过强烈。

他虽说不是什么胆大之人,可也不至于不敢和有些功夫的人对视。

安王、安王……

与此同时,江州的年同样过得不太平。

齐鹤声等人设计的农具首先在沧县投入使用初见成效,说出去是旁人羡慕不来的福气。同样在江州治下,凭什么隔壁县能有好东西用而他们不行?

答案是当然没有道理。

气不过的百姓们联合起来纷纷向自家地方的官府抗议,把矛头直指官府。官吏们一头雾水头疼万分,其他地方的百姓有新型农具可以使用找他们抗议也无果啊!?

又不是他们设计生产的东西!!

县令们把事情报给郡守,郡守更是摸不着头脑,东奔西跑地去问东西最初到处是从哪里传出来的,一路问下去各个一问三不知。

无奈这事一拖再拖,拖到初春该到了新一轮播种时节,抗议仍旧没一丝进展,也不知道是谁在人群中怂恿了一句反抗,小浪花激起了千层巨浪。

层层传递到上达天厅之际,小小闹事已然发展成了地方上的暴动,萧明德头疼事情怎么会发展成这样子的同时,挣得你死我活的萧余奇和萧哲先一步反应过来推动种种巧合到一起的背后之人。

“父皇,现当务之急是平定□□安抚民众。儿臣认为此事交由三弟最为合适,三弟曾经到访过江州,对那方更为熟悉。”

自己弄出来的破事交由他自己去处理抚平再适合不过,朝堂上的这点事好不容易缓和过来阵营清晰,现在多派出去一个人都极有可能撼动他和萧哲刚刚奠定下的平衡。

萧余奇考虑的唯有双方,萧哲则是差点没被他的蠢二哥气死。明知乱民暴动难控还给人送一个领头的过去?!!

“三哥有伤在身,且至今未传来痊愈的消息,儿臣觉得贸然下令恐怕有失稳妥。”

刚被说动的萧明德听完陷入了沉默,两个儿子说得都有道理。萧明德想了又想,把问题抛回去:“其他爱卿有何见教?”

“微臣觉得二殿下言之有理,只不过……”站出来的大臣一顿,“不知三殿下现在何处?”

一言出,大殿一片死寂。

发言的大臣斗胆问出了他们都在意的问题,萧醉泊去哪儿了。

各势力多多少少都有派人手出去盯着萧醉泊的行踪,期间时有时无行踪诡秘也就罢了,徽州之时为那安以墨闹出了大动静暴露了所在地是真,但前一阵子派出去的人又没一个回来。

本以为还能和以前一样靠认尸体找路,结果跟无头苍蝇似的众人发现大家走的都不是一条路,但每条路摆满了各家的探子,简直是赤果果的嘲讽还不能拿人怎么样!

结果自然是全部损兵折将还丢失了目标。

有关萧醉泊去哪儿了这个问题,萧明德也很想知道答案,但唯独他不能暴露自己不知老三所踪的事实。

萧明德不动声色地看了眼下列站着的霍南陌,重新思考要不要把他扔去盯梢。

霍南陌顶着视线视若无睹,倒是一旁的萧哲眼神一沉:“父皇听儿臣一言,三哥一身毛病拖家带口,只怕等他赶到,□□已经不可控了。”

拖家带…拖家带口。

萧明德的蠢蠢欲动被四个字打回种子。

他最没少听到的就是萧醉泊如何如何宠安以墨的那些破事,听得耳朵都起茧子了!原先只是想给萧醉泊一个下马威,没想到安以墨把萧醉泊治得服服帖帖,这时候去打扰他们后把希望放在他这个不着调的老三身上……想想就不靠谱。

想到萧醉泊乐享其成的结果,萧明德不明显地打了个寒颤,瞪了眼提出建议的萧余奇:“老四言之有理,那……司隶校尉何在。”

老二还真提醒他了,老三不能派,不是还有从江州回来的不久的司隶校尉在么,论熟悉度,想必司隶校尉有过之而无不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