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左手翻史书观后感50字 > 第2部分(第3页)

第2部分(第3页)

魏王坐下,又下起棋来,下着下着,问:怎么知道的?

公子随口回答说:我有个食客,就安在赵王身边,所以赵王有什么事,我第一时间就知道了。

任何一个君主,都不可能容忍自己身边,有这样的一个大臣存在。

赵王身边就有你的人,你取赵王的性命还难吗?

那么,我魏王的身边呢?

这一件事,就足以使魏王对公子的疑惧终身不能释怀。

再下面就是我们课文的内容了。知道了前文所述“窃符救赵”的大背景和信陵君养士的特点,我们就可以明白魏王为什么拒绝让公子带兵了。

破解“魏公子密码”(2)

首先,公子去结好侯嬴,也是绝非“礼贤下士”四字所能概括的。

侯嬴不是隐士,甚至根本不是真正的“士”,他跟田光、荆轲、高渐离、季布、郭解、朱家、虬髯客一样,都是“侠”,也就是当时的秘密社会(相当于现在的黑社会,或者武侠小说中的江湖)的老大。他称朱亥为“客”,而不称“友”,其黑帮身份和江湖地位不言自明了。他的公开身份,是魏国国都东门的守门人,所谓大隐隐于“门”,不过是玩笑。他当守门人的目的,是便于控制自己的组织——侯嬴的组织有多么厉害,你往下看就知道了。

公子魏无忌有那时最强的情报网络,当然明白侯嬴的真实身份和影响力,所以非常想把他招致自己帐下。但是,无论公子的态度如何谦卑、礼遇,侯赢都拒绝表示:因为如果自己是公子的门客,那样的话,等于承认了自己的组织是以公子为宗主的。不过,他还是故意当着公子的面,跟屠夫朱亥聊天,并且后来又把朱亥的情况介绍给了公子。

于是,公子去拜见朱亥。可他很奇怪:朱亥为什么不还礼呢?

因为朱亥的老大只有一个人,就是侯嬴。

翻开《史记?刺客列传》,对照读一下燕国太子丹去结好田光的部分,那个程序和魏公子结好侯嬴的程序何其相似,而且魏公子找侯嬴,跟太子丹找田光,目的都是一个:收买亡命。

虽然司马迁没有将笔触直接伸向这个秘密的社会,就算有,也只是像《游侠列传》中的那样吉光片羽,但是从上文举例的字里行间,还是能够看到这样一个秘密社会的若隐若现的身形。为什么那段时期涌现出了众多藏匿于民间的亡命死士?为什么那个时期民间多有喜好斗剑搏击的壮士?为什么到了秦汉交替时期尚有落魄如韩信者,却依然身怀利刃,而又遭致市井中人的挑衅和侮辱?这都说明这个秘密社会的存在,而且这个秘密社会还有自己的运行规则。这个所谓的秘密社会,究其实质,是一种存在于民间的秘密缔结社团组织的生存方式。

这个秘密社会的名字,叫做“江湖”。

战国的公子们就是要利用秘密社会里选练的杀手。

荆轲、高渐离和朱亥等,恰恰就都是这样的杀手。

到邯郸之围的时候,公子从魏王手里要不到兵,只好准备自己去跟秦军拼命,因为他明白,这是当时决定七国命运的大事件。三晋唇齿相依,况且秦国要征服天下,必先征服三晋;而要征服三晋,必先征服赵国,因为赵在三晋中军事潜力最强;如果赵先亡,秦国顺手就可以摆平韩和魏了。

公子临行,准备与侯嬴永诀。这时候,侯嬴终于挑明了自己的真实身份,然后帮公子分析了形势。

你看这个隐士,魏王的兵符放在哪里,他掌握;公子曾经秘密帮魏王宠姬杀人报仇,他也掌握。信陵君的情报网络那么强大,但侯嬴的情报却比他的准确。侯嬴比魏公子聪明,他知道情报的叠加价值,知道如何拨除冗余信息。

最重要的,是他把自己的首席杀手朱亥亲手交给了魏公子。

之后,侯嬴就自尽了。后来,田光把荆轲介绍给太子丹,之后也自尽了。因为他们都已经暴露了身份,不能再做秘密社会组织的首领,他们的结局也就只有这一途。

魏公子与秘密社会的交结,并没有就此结束。

公子夺军杀将、解邯郸之围后,还军于魏,自己却只好留在赵国。

赵王说,公子是赵国的大恩人,要拜他为相国,还要封五座大城给他。公子想接受,但是门客提醒他说:你是魏国人,又有功劳,又有“神通”,赵王会真正放心你吗?于是,公子拒绝了封赏,赵王也就安心让他留在了国内。

接下来,公子去拜访了两个人:毛公和薛公。毛公混迹在赌场,薛公藏身在歌厅,这两个人很为当时的士人所不齿。公子却按照当初结好侯嬴的路子,去结好他们。

平原君听说了这事,很不屑公子的做法——赵胜是公子哥儿,当然无法洞见秘密社会的厉害。

平原君的门客,因为这件事,有一半的人改投到了信陵君门下:这就是黑社会名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