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峰哈哈笑着的回道,“行了,老爷子,你就别拿我开涮了。”他对少女没有一点别的心思。
魏五邑摇晃着山羊胡,一边叹息道,“唉,身在福中不知福啊,想当年我老人家那也是风流倜傥,一夜七次郎呢。”
正在说的洋洋得意,鬼手魏五邑回头一看,见屋里已经空无一人,刚才还满满当当的一屋子人都跑的没影了,不禁气得一跺脚,“这帮小兔崽子,听我老人家讲讲光荣过去,难道还收钱吗?”
“老爷子,别人是要钱,你是要命啊。”屋角里传来有气无力的一个声音,魏五邑老爷子循声看去,见是谢宁,这个平常见他说句笑话比大过年哭丧还难的家伙,这时候都实在忍不住说了话。
魏五邑山羊胡被吹的呼呼直飘,他从桌子上跳下来,朝门外走去,“哼,我老人家还不给你们讲了呢,我找老沈头去说去。”
他出门去找沈老爹去了。
也就是在沈老爹那,他才能找到唾沫横飞的快感,因为不管他怎么说,沈老爹都是嘿嘿哈哈的迎合着,自己埋头敲着自己的小铁锤,一点不会被他的噪音给干扰了。
见魏五邑老爷子走了,躲到屋外的人们这才陆陆续续又回了屋子,没了这位老人家果然清净了许多。
大家各自忙着自己的营生,下棋的下棋,打盹的打盹,擦枪的擦枪,侃大山的侃大山,一个个玩的不亦乐乎。
陈峰却没有在屋内,他离开了沈家庄,直奔承德方向,打算去城里看一看情况。
他打算的下一个袭击目标,就是眼前不远处的承德。
…………
大家如果看的还可以,请大家顺手点一下,将本书加入书架,对您来说也许只是举手之劳,但对本书来说则是莫大的支持了,在这里先感谢朋友们的支持了。
第111章 一进承德
承德又名热河,位于河北北部,处于华北和东北两个地区的连接过渡地带,地近京津,背靠蒙辽,省内与秦皇岛、唐山两个沿海城市以及张家口市相邻。
承德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末期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即劳动、生息在这块土地上,这里曾发现的石斧、网坠、陶鬲等丰富的历史文物,就是他们在这里劳动生活的遗迹。
殷周时期,这里是山戌、东胡少数民族活动的区域,是燕侯的势力范围。承德市东约150公里处的凌源县海岛营子村,出土过多件西周铜器。
战国时代,承德一带隶属于燕国设置的渔阳右北闰、辽西三郡。《史记?匈奴传》记载,燕国曾在这一带修筑长城,现在长城遗址,仍依稀可见。特别是著名的兴隆农具铁范发现,说明当时这一带的农业生产已相当发达的。
秦汉以后,历代的中央政权都曾在此设置过行政管理机构。在漫长的历史中,这里的汉、匈奴、乌桓、鲜卑、库莫奚、契丹、突厥、蒙古等各民族的经济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
当初,热河省的省政府就设在这里,而热河省主席汤二虎也在这里办公。后来又是这个汤二虎居然在日本侵入热河的时候不放一枪就挟裹着搜刮来的民脂民膏一路狂奔逃离了热河,跑到天津去了。
正是因为他的逃跑行为,日本人的一支骑兵小队未放一枪一弹就轻取承德,这座热河最大的城池于是落到了鬼子手中。
自从占领承德之后,鬼子开始重点经营这里,他们在这里设立了守备部队,驻扎了整整一个独立混成旅团进行守卫。
而且鬼子把热河日本驻军的司令部也设在了这里,犬冢近南中将的官邸则设在了承德的避暑山庄中。
如今的承德,可谓是重兵把守,戒备森严,想要打下来就不那么容易了。
陈峰离开沈家庄,化装成了一个外地商人混进了承德城,他谁也没带就自己一个人,顺着大街朝前溜达着,表面上漫无目的地闲逛,实际上是在观察情况。
一路走来,他发现承德城内鬼子的数量貌似不算太多,大街上虽然也有巡逻队,但是间隔比较大,往往半个小时才能看到一队,而且数量也不是太多。
其实这也是有原因的,热河日本驻军的司令部设在了避暑山庄内,所以大多数兵力都被布置在了那里,城内自然就少了一些。
不过,陈峰发现,城内的鬼子虽然减少,但是身穿黑色制服的伪警察和身穿黄色保安军服的伪军数量可不少,随处可见这些神气活现的东西们。
“靠边,靠边!”
陈峰正在街边走着,忽然背后传来了吆喝声,听上去透着霸道,随即就是人们慌忙避让的声音。
不动声色的闪到了墙边,陈峰回头偷眼看去,见从身后来了几辆自行车,上面骑着的人都是一身白色对襟衬衣黑裤子,外面罩着胶绸大褂,腰间斜挎着枪套,头上还顶着宽边礼帽,一个个歪着脖子斜着眼睛,好像人们都欠他们五百大洋似得。
从人们让开的通道中骑着自行车嚣张的穿过,这几个家伙浑然没发觉周围人们投来的鄙视和愤恨眼神,也有可能他们是已经习惯了这些眼光。
“这帮家伙怎么这么嚣张?”陈峰拉住了一个三十多岁的汉子,低声问道。
那个汉子没好气的朝地上啐了一口,“我呸,这帮混蛋都是李子墨的侦缉队,一群专门欺负老百姓的畜生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