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还有两车呢,这才是第一车,就这么多东西了,后边两车更让人好奇。
众人随着林跃东来到第二辆卡车车厢后边。林跃东掀开苫布。
一辆方方正正的红色四轮拖拉机车头朝里,就在车厢里用绳子系着固定着。
这个拖拉机明显不是新的,但是也不太旧。
冯国隆站在侧面,隐约看见柴油机盖子上写着“中国-东方红150-洛阳”后边还有三个小字,“试验品”
冯国隆心头剧震,直呼东哥牛逼!
这东方红150拖拉机他知道。而且是太知道了。
前世的八十年代末直到两千年初,屯子里可是有不少这玩意呢!
但是这东方红150是今年下半年,也就是八三年下半年才开始大规模生产,对民间出售。而且价格高的离谱。
具体是多少冯国隆忘了,但是肯定很高,要不然也用不到八十年代末才能看见这玩意。
这台东方红拖拉机后边的“试验品”三个字,可能大有来头!
这时候林跃东也小声对冯国隆解释道:“这个是试验品,去年为了根据各地情况,收集下边意见,分配到咱们这的,现在那边已经开始生产了,这台也就用不着了。来年你们种甜菜,这玩意用得上!”
“还有平时整点啥也方便,这玩意适合咱们农村道路。比卡车方便,能拉还省油!”
这时候院子外边已经有不少人了,都开始围观这个八成新的四轮拖拉机。
屯子人不是没见过拖拉机。隔壁西岭村就有一个,还是早几年公社给分的。人家屯子大人口多,公社给分了一台。但是不是这种轮型。是老式履带型的。
尽管年头有点多,款式有点老,走的也不快。但是西岭村社员一到种地时候一个个都牛逼的不行。
人家有,你们没有啊!
“这回咱们屯子也有拖拉机!”
“那可不咋的,这回看西岭村还牛不牛逼了。咱们这个还是新型的呢,你看那轱辘都是胶的,这玩意可比那履带的跑的快多了!”
村子里人顿时议论纷纷,眼热啊!
这玩意在这个时代可是有巨大杀伤力的。
也有些心里不是滋味的,当初生产队分家的时候要是跟老冯家在一组就好了,是不是也能借上力了。
这时李卫国叼着个烟卷也过来了。刚才他就听见外边闹闹吵吵了。只是没当回事,看人越聚越多才过来。
林跃东看见李卫国过来,“李叔,正好过来了,帮着张罗张罗人。给这个拖拉机卸下来。”
李卫国一愣,他还没看到拖拉机呢!
顺着众人目光往车厢里一看,好家伙,这四轮子带劲啊!
“干啥呢啊这是,在哪整的四轮子啊?”李卫国问道。
见人太多,林跃东没细说。“给二整的。李叔张罗人卸下来吧。”
李卫国点点头,叫过来几个村里青壮。众人一起上前帮忙。
从车里抽出两个厚的大松木板子。松木板子前边穿着铁链子。车厢后厢板卸下来以后把松木板子往车厢后边一搭。用铁链子连上车厢。下边找砖头子挡住。
众人又上车把绳子解下来。四轮子挂上空档,前边用绳子拴上。十多个人都上到车厢里。先推后拽。一点点把拖拉机顺下去。
忙活了半天,终于把四轮子卸下来了。
王桂兰进屋拿了几盒烟,给帮忙的众人都散一圈。包括看热闹的。毕竟是个喜事。
众人抽了根烟,又开始卸第三辆车里东西。
第三辆车里就是拖拉机配套的农具了。悬挂铁铧播种机等等。只要是能用到的都有。当然,还有一个车斗。
又是一番忙活。众人帮忙之下,总算是卸完了。
然后又把四轮子“推”进了院里。主要是柴油机冬天打火费劲。得先用火烤,然后还得烧水烫水箱。最后还有两个身强力壮的老爷们。一个人根本摇不着。
这步骤就是这么繁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