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木种子,像沙棘、酸枣、胡枝子等灌木的种子,在山区环境中分布广泛,是沙半鸡冬季的重要食物来源之一。
这些种子富含淀粉和能量,能满足沙半鸡日常活动的基本需求,尤其在非繁殖季节,植物种子占其食物的比例更高。
而现在冯国隆想用的就是沙棘果。
沙棘果这玩意冬天掉不完,树上还会有很多。所以就成了沙半鸡在冬天的重要食物之一。
所以想整沙半鸡,就得用沙棘果回家泡酒。
而飞龙,得用山丁子果。
冯国隆这趟出来。就是想撸点沙棘果和山丁子果。
这两样在山里都很常见。南地外边红松岭山脚下那片荒地上就有,所以冯国隆没吃饭就出来了。
现在摘回去以后放到炕上烙一烙,吃顿饭的功夫就能化好。简单的处理一下。下午的时候来撒上。用不到明天中午,就能过来捡了。
为什么是明天中午呢。因为不管是鸟类还是兽类,对天气的变化比人都要敏感的多。在雪来临之前,野物们早早的就能感觉到。
所以一般下雪或者下雪后的第一天,野物很少活动,尤其是鸟类和小型动物。就老老实实在下雪之前的窝子里趴着。差一不二不带动弹的。
下午撒,是为了让明天活动的时候吃饵。
其实也不用这么麻烦,单独想整沙半鸡的话,拿一个抄网就行。这时候虽然下雪了,沙半鸡趴窝的地方或多或少都会有痕迹,细心点很容易寻找。
比如一个小雪包,比如露出来的半截尾巴,还是很显眼的。拿抄网一扣就行。
但是毕竟沙半鸡还活着呢,一扣它肯定扑棱。附近的就会被惊走。毕竟这玩意是群居。
所以数量上肯定会少。
毕竟一家人就要整整齐齐吗。
冯国隆进了这片荒地没走出多远,就见到了一个大山丁子树。上边山丁子虽然掉了不少。但是剩下的也够用了。
冯国隆抽出嗖嗖嗖上了树。一手扶住树,一手抽出侵刀,挑山丁子还多的树杈就砍。
这时候就看出侵刀的好了,不仅能捅能扒皮卸肉,还能劈能砍,性价比杠杠的。
冯国隆砍了几个大树杈子。就下了树,没一会就撸了一小袋子。差不多够用了,冯国隆又往里走。
没多远就看见了一小片沙棘果林子。这玩意用东北话说就是赖地,只要有一棵,没几年就能成一片。
而这片沙棘果林子就是冯国隆想整沙半鸡的地方。这片荒地草稞子树稞子都不少,又靠近农田,所以沙半鸡还是很多的。
而这片沙棘果林子离着地也就二里多地,沙半鸡应该有不少。就算别人这个冬天整过了。现在山里雪也大,不怕没有沙半鸡出来。
冯国隆没往里走,就在最边缘的一棵沙棘果树上撸了一袋子沙棘果。然后就悄悄的撤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