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瑞丝一脸凝重地向罗杰报告:“最近世界电能汽车应用领域出现了一些非常不好的现象,而且这种情况在华夏沿海一带尤为严重。”她的语气充满了担忧。
格瑞丝接着解释道:“这些人购买了市面上最便宜的新型电能汽车后,并没有将其用于日常代步,而是将车上的‘电能无线接收器’拆卸下来。令人惊讶的是,他们竟然将两到三个这样的接收器拼凑在一起,然后安装到渔船上使用。”
罗杰听后眉头紧锁,他对格瑞丝说:“这可真是个大问题。这些‘电能无线接收器’上都有视界科技公司自己生产的芯片,所以我们能够清楚地知道它们的使用情况。”
格瑞丝点了点头,表示认同。她继续说道:“当初您在授权全球使用‘电能无线传送技术’的企业时,就已经明确规定这项技术不能应用到海洋领域。这并不是因为您个人的情操有多么伟大,而是考虑到地球上海洋生物的生存状况。”
罗杰深深地叹了口气,他知道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如果这种情况不加以制止,可能会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在现实生活中,一艘普通的渔船,如果其马力在280以内,那么每百公里所耗费的柴油费用大约在1500至2000人民币之间。
相比之下,中等规模的渔船每百公里的油费通常都在3000元以上。
现在,让我们来设想一下,如果这些渔船都安装上“电能无线接收器”,并且使用全球统一的电费标准——0。1美元度。
以一艘600马力的渔船为例,即使它每百公里消耗400度电,那么所需支付的电费也仅仅只有40美元,换算成人民币大约为280元左右。
然而,同样马力的渔船如果使用燃油,其每百公里的耗油费用则会高达3200元以上,这与使用电能的费用相比,足足相差了十倍以上!
从表面上看,这似乎只是在为渔民们计算路程使用费用,但实际上,当渔民们摆脱了里程和费用的焦虑之后,他们将会无所顾忌地驶向天涯海角去捕鱼。
这样一来,海洋中的鱼类资源将会迅速减少,最终导致海洋生态系统的崩溃,海洋将变成一片死寂。
因此,罗杰的公司决定采取果断措施,对那些擅自改变“电能无线接收器”用途的行为进行处理。
他们将利用“接收探头”上芯片固有的程序,使其产生自熔现象,最终导致接收器报废。
此外,所有生产新型电能汽车的用户手册中都明确列出了相关条款。
这些条款明确规定,对于那些擅自拆卸“电能无线接收器”的用户,一旦发生车辆事故或造成任何损失,都将由用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自从新型电能汽车在市场上热销以来,全球共有11家获得授权的汽车生产企业参与了生产和销售。
据统计,这些企业总共生产并销售了5100万台电能汽车。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这庞大的销售数量中,发生拆卸接收器情况的大约有11。52万起。而且,这些涉及拆卸接收器的车型都是最便宜的那款,其车辆总价通常不超过一万美元。
全球
11
家车企在当日晚间
8
点同时发布公告,内容令人震惊:对于那些擅自拆卸电能汽车“接收器”的用户,车企将采取热熔处理措施。这意味着,这些用户不仅要自行承担因拆卸“接收器”而造成的所有损失,相关车企还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这样的决定并非轻率之举,而是基于多方面的考虑。首先,电能汽车的“接收器”是车辆正常运行的关键部件之一,擅自拆卸会导致车辆直接不能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