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连年大旱的情况下今年北直隶水田依旧保持一半的水田能得到及时灌溉。
北直隶开挖的小型引水渠总里程超过1万里,其中水泥硬化水渠接近5000里。
大小田塘开挖数千个!
蒸汽扬水站建造了50多个。
河流清淤工作,大运河北段清淤已经全部完成。
河南黄河沿岸的清淤工程有点大,目前正在着手洛阳到开封一带的清淤工程。”
“看来诸位还是做了很多事实,河北南部旱情如何?”
朱由校突然想起了后世的红旗渠,这在后世都是大工程,现在大旱,看看能不能搞出来。
“回陛下,河北南部和黄河以北河南部分地区颗粒无收。
河北自正定县滹沱河以南从太行山流经的河流少的可怜。
连续三年大旱,那边情况不乐观,今年服徭役河北百姓就出力200多万人。
那些百姓都给奔着那100文的补贴钱来的。”
“明年朝廷在民间广招水利建设人才,看看能不能从太行山里引一条河流进入河北平原。
千年前大秦可以引泾河开凿郑国渠进入关中平原。
如今我大明人才济济,朕相信我们一定可以从太行山引一条河流进入河北平原。”
“陛下,这……会不会有点天方夜谭了?”
所有朝臣听了朱由校的话皆惊,这陛下是想着玩呢?
“这件事你们不去做,怎么能知道能不能成功?河北的百姓苦啊!”
“你也说了河北南部颗粒无收,百姓都是迫不得已服徭役就是就是为了那区区100文银钱,那100文钱就是百姓的救命钱。
朕决定从内帑拿出500万两,寻找天下水利大能,如果可以成功规划一条从太行山进入河北的河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赏银100万两,剩余400万两,以赈代工,让河北、河南的百姓齐心协力修建这条水渠。
由朝廷主持出物资后勤,河北、河南百姓出人力,朕出工钱。
此事如果能成将会如同大秦郑国渠一样载入史册。
朕希望诸位爱卿能够齐心协力将此事完成。
这件事不着急,朝廷可以下旨广招人才,先进入太行山勘探,如果有合适的水源。
至于开山朕会让科学院提供火药,架桥我们现在有水泥钢筋。
朕相信人定胜天,我们一定可以引一条河流进入河北平原。”
“臣等遵旨!”
朱由校一通小忽悠朝廷下面大臣一个个心血澎湃。
范景文、李邦华等一众历史上的忠臣对于朱由校越发的欣赏,这些人本来就正直,看到陛下事事为百姓着想。
能够效忠如此的陛下他们死而无憾。
“近些年连续的干旱,这对我大明来说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会。
朕不知道这种天气还会持续多久,但是现在河道枯竭,正是大肆建造水利设施的好时机。
朝廷要注意培养水利建设方面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