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化’的本质,是为了适应多个产品共线生产。
若是同一条流水线,既能生产冰箱,又能生产洗衣机,还能生产空调。
那绝对是大好事。
但话又说回来了。
越是好东西,实现它往往越难。
温婉不禁好奇地问:“你要怎么实现‘柔性化’呢?”
“一条产线,从一个产品,变成生产另一个产品,意味着加工程序、参数、刀具工艺。。。集体都要变。”
“这么庞大的设计工程和调试工程,靠谁来完成?”
“据我所知,目前这方面的制造业工程的人才,是很稀缺的。”
纪冷明回答的理所当然。
“你不会以为我工厂的工人,每天只是准时上班下班吧?”
“他们每周都有至少10小时的学习时间。”
“工人才是最了解车间的一群人。”
“夹具的通用性,机械手的抓取传输,刀具的参数,加工节拍和可靠性…没人比他们更了解。”
“工人只是缺乏专业的、系统化的知识,又不是智商不行。”
“真正做到发扬人的力量,很多困难都会迎刃而解!”
温婉之所以问这样的问题,核心是因为她忽视了员工的价值。
而纪冷明却与之相反,他非常重视群体的力量。
况且。
他的红灯电子虽然被炸了,但在被炸之前,已然拥有了‘柔性化’的雏形。
虽说他的工厂是给不知名的电子品牌做代工的。
恰恰是这么一家不起眼的工厂,却早已走在了时代的、行业的前列。
纪冷明见温婉不说话了。
便忍不住唠叨了两句。
“温婉,你要记住。”
“一家企业先进,不是说它掌握了多么先进的技术,或是引进了多么先进的管理。”
“而是它武装了先进的思想。”
“为什么要‘以人为本’?”
“因为只有‘以人为本’。”
“老百姓才会愿意真心实意的、掏心掏肺的干事业。”
“才能发挥他们的积极性。”
“才能最大的调动他们的力量。”
“以人为本,才是这个世界上最先进的思想。”
“并且在现代、乃至未来很久很久,无可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