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玉啊,我记得,你咋忽然问起他来了?”健身房里,潘允文单手举着哑铃,正对着镜子,脖子上搭着条毛巾,一身的汗。
“遇到个学弟。”梁忱将遇到明景的事说了。
“他可牛了,是我们高三那年的年级第一。”潘允文放下哑铃,拿毛巾擦着脸上的汗:“李嘉玉是高三才转来咱学校的,那一年你特忙,不记得他正常。”
梁忱坐在候机大厅,将行李箱和吉他放在腿边,有点吃惊:“高三转学?”
“是啊,高三,转来江苏。”潘允文一比划:“所以说人家牛啊。”
他到现在还记得对方的惊人事迹。
转来第一个月成绩还平平无奇,第二个月就蹿进前两百,半学期就惊人地夺下第一宝座,跟看爽文小说似的。
若说起学校风云人物,梁忱算一个,迎新晚会上一首《橘子汽水》让他风靡全校,接着便是高三时声名鹊起的李嘉玉。
两人都是传说级别的存在,以至于在后来的日子里,一提起其中一个,大家都下意识地认为他们认识。
因为他们在荣誉墙上的位置挨得实在是太近太近了。
“李嘉玉当年好像是我们那一届的市状元吧,省前三,我们学校一个他,一个你,毕业后直接封神了。”梁忱是因为被伯克利挖走,李嘉玉就纯粹是因为高考成绩。
“但我记得他好像没去北京,留在江苏了,好多同学当时都在讨论这件事。”
潘允文想到什么,笑着说:“有次我回学校,老师们还问我有没有他的消息,我说我跟这人不熟啊,老师说怎么可能,你不是跟梁忱是好朋友吗,他那儿都没消息?”潘允文学完老师们的语气,又笑嘻嘻说:“所以你有什么消息吗。”
梁忱无奈说:“我根本不认识他。”
潘允文知道,就是故意逗他。
李嘉玉是高三转来的,那一年梁忱身上发生了许多事,自己都顾不上来,怎么有心思在意别人,尤其是后半学期,除了必要的考试,几乎不来学校了。
故事都是被后人传神的,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到今天已经不那么重要。
潘允文说:“说到这个我倒是想起来,我还有他微信呢。”
也是某天闲着没事翻列表翻出来的,时间太久,手机换了一个又一个,当初为什么加的好友已经全无印象,或许对方根本不记得他是谁。
--
开始排队检票,梁忱最后和潘允文聊了两句就把电话挂了。
今天提起李嘉玉纯属巧合,不管别人如何认为的关系好,事实就是他不认得这人,今天过后,或许只有当某天有人主动在他面前提起,才会再次想起来。
飞机上有点无聊,梁忱没有一点睡意,瘫在座位上清理相册。没用的照片太多了,有些他甚至记不清是在什么情况下拍的。
一口气清理到两个月前,然后看到了上回在兴隆湖边拍的骆珩。
手指在屏幕上动了又动,终究没舍得按下‘删除’。他叹口气,放下手机将帽子往下一拉,索性闭上眼睡觉。
两个多小时后,飞机平稳落地。
梁忱没在贵阳久留,到车行租了辆车,顺着国道走。贵州的山跟四川不太一样,更高,很多那种土坡,没有树,道路在群山之间盘旋。
天黑下来,梁忱在车里对付一晚,第二天天一亮就继续赶路。
太阳彻底升到天空,终于到了此行目的地长溪市。
刚进城就下起了雨。
梁忱面前放着一碗牛肉粉,当地特色菜,店也是老店,餐桌坐满了,梁忱跟两个年轻人拼的桌。
粉点的微辣,汤上面浮着一层红油,葱花香菜撒上,还有一小把小米辣——梁忱特地让老板加的。
昨晚晚饭就没吃,长途奔波很耗费精力,梁忱先喝了两口汤,确实香,但也有点辣,有点超乎意料,但梁忱还是吃完了。
嘴唇辣辣的,肉眼看上去像涂了口红。
雨还没停的意思,反而越下越大,梁忱就近找了家宾馆住下。
暴雨将他淋得湿透,梁忱洗完澡,打开窗户听了会儿雨,看着蒙上一层雨雾的街道,忽然有了灵感,他从包里摸出iPad,弹了几个音符,瞬间和这淅沥沥的雨声和上了。
下午两点多,雨停了,梁忱也把录好的demo发给BURN7的制作团队。
他们拉了个群,里面有好多人在,梁忱进去之后就把消息屏蔽了,这是他第一次在群里说话,众人被引出来,本是想着捧场,看到内容后瞬间沉默了。
LC:【mp4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