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江东军有几艘战船被撞在中间位置,只听见嘎吱一声响,那是木头断裂的声音,被撞得船体倾斜,木屑纷飞。船上的士兵畏惧万分,有的士兵看到船要沉了,跳入了江中。
董袭心急如焚,当机立断下令撤退。然而,陈军哪会轻易放过,紧紧追击,箭矢不断射向江东军败退的船只。
绕过江心岛之后,水道突然变小,徐盛谨慎了起来,不敢驶入,这才放弃了追击。
此战,董袭多少有些轻敌,对陈军海军的战力估算不足,吃了大亏。回到京口,董袭清点伤亡,己方竟损失了超过十艘战船,兵力折损两成以上。
“快,传令,加强防守。另外,派人向吴侯传递消息,请求支援。”董袭知道事态紧急,连连下令。然而,他却没有向秣陵方向传递消息,因为他没有这个义务。
话说徐盛并没有乘胜追击,一则他的军队行军时间太长,已是疲惫,初次交战,他只是提前有了准备,又利用敌军的轻敌,打了敌军一个措手不及,才获得胜利。然而,他对京口的防御了解不足,只知京口兵力有数千,其他的就不知道了。所以,他不敢贸然攻击。
二则,他的目标不是京口,而是拿下广陵后,再北上攻略濡须口,打通长江水道。
今日攻占广陵渡口,消息很快就会传开,他必须在消息彻底传开之前,拿下濡须口,否则江东军在秣陵的兵力,会从水上拦截,使他不能攻濡须口。
三则,徐盛如果拿下京口,会威胁到吴郡,江东军必会疯狂反扑,届时从水陆方向夹击,他手里兵力有限,恐怕守不住京口。
总而言之,徐盛的目的攻下濡须口,控制长江水道,再想办法把赵云的军队运到江南,水陆合作,才会有胜算。如果不打通长江水道,只是贪图眼前这点小功劳,使得陆路上的赵云使不过力,海军就得独自对敌,迟早会战败。
……
话说陈军攻占广陵渡口后,立即封锁道路,严禁任何人向广陵城方向而去,其目的自然是担心消息泄露。
于禁和步骘率五千兵力,急速进军,终于于傍晚时分,赶到了广陵城附近。此时天色已暗,于禁只好让士兵野外露宿,做准备明日攻城。
驻军广陵城的正是诸葛瑾。当年江东军在射阳被陈军击败,就退回到了广陵。孙权至今也没有胆量再进入广陵腹地,只是象征性地在广陵城驻军一千兵力,再对外宣告,自己占据了徐州广陵郡。
由于陈军封锁消息,诸葛瑾至今仍不知道广陵渡口失守的消息。
次日,天亮之后,于禁和步骘很快就率军兵临广陵城。
诸葛瑾还没起床,突然一阵鼓声响起,他一下子从床上坐了起来,跑到屋外:“出了什么事?哪来的鼓声?”
士兵也不知其然。诸葛瑾总感觉好像出了什么大事,连忙洗漱,整理穿着,正要出去。这时,有士兵进来了:“报将军,大事不妙了……”
“出了什么事?”
“城外不知道哪里来的敌军,正在攻打南门。”
“什么?”诸葛瑾大骇:“敌军攻城?快,快去南门,另外,派人去渡口方向看一下,看看渡口有没有发生什么事?”
广陵城毗邻樊良湖,敌军不可能攻北门。敌军要是从北面而来,大概率会攻东门或西门,而不会绕道攻南门。那么,既然敌军攻南门,就表明敌军大概率是从渡口方向来的。所以,诸葛瑾一听说敌军攻南门,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渡口。可是,渡口方向却没有丝毫回报。
此刻,广陵城南门,双方正在激战,陈军正在攻打广陵。
于禁一声令下,陈军先锋弓兵队迈着整齐步伐稳步推进,待进入射程,刹那间千箭齐发,朝着广陵城头倾泻而去。
城头上的江东军突遭袭击,顿时乱作一团。仓促间,江东弓兵匆忙列阵反击,可因准备不足,箭矢稀稀拉拉,在密集的陈军箭雨前显得微不足道。
陈军凭借兵力优势,将江东军的反击死死压制,不断有江东军士卒中箭倒地,惨叫连连。
见江东军阵脚大乱,于禁又是下令,陈军士兵推动云梯迅速架到城墙上。云梯刚一搭稳,陈军士兵便争先恐后地攀爬而上。
很快,一些陈军士兵登上了城头,与江东军展开激烈近战。江东军兵力本来就弱势,又突然受袭,士气不振。刀光剑影中,江东军渐渐抵挡不住,防线被陈军一点点撕开。
随着陈军士兵不断涌上城头,江东军的溃败已成定局。残余的江东军士兵丢盔弃甲,在陈军的追击下,要么狼狈逃窜,要么抱头投降。
诸葛瑾赶到南城门时,双方激战已分出胜负,陈军占据了广陵城,还顺手把他给俘虏了。直到此时,他才知道,陈军攻占了广陵渡口,并攻占了广陵城。
占据广陵城后,于禁连忙派人向徐盛传递消息,随后,他和步骘率军也离开了广陵城,向渡口而去。广陵城善后之事,自然有徐州刺史来处理,无须他担心。
很快,徐盛收到了于禁的消息,他和严畯率一万海军,从广陵渡口出发,沿长江而上,继续行军。于禁和步骘将留守广陵渡口。
当天傍晚,海军到达了秣陵附近,稍稍停靠。待天色暗了之后,徐盛率海军继续行军,借夜色掩护,从秣陵穿过。
秣陵段水域不过两三里宽,江上视野开阔,从南岸可以看到北岸。如果陈军白天过去,可能会被江东军士兵发现。晚上经过秣陵就安全多了,虽然船上点着火把,但对岸可能连火光都看不到,更别说是船了。徐盛作为海军主将,早就把这些考虑在内。
过了秣陵水域后,海军继续沿江而上,次日凌晨就到达了濡须口附近。徐盛也知道此刻,士兵连夜赶路,已是万分疲惫,但濡须口已在眼前,他决定先拿下濡须口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