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如此。”贾诩似乎并不惊讶:“臣此前就有猜测,齐公必想有某种特殊的手段,能够快速传递消息,现在终于明白了。”他并不纠结于这个问题,低下头来稍稍思考了一下。
“刘备进入襄阳,刘表必会不满,只是又不敢明面表现出来……对了,莫非如今刘琦还在江夏?”
“正是。”
“刘表年迈,又生着病,却仍不召回刘琦,看来,他……”
“他如何了?”
“或许他会与刘备发生纷争,但也可能有了妥协的想法。”
陈炎不解:“文和这是何意?”
“刘表会力求保住荆州,传其子嗣,若不能传,他会选择向刘备妥协,甘心让出荆州。”
“这不可能吧?”
“刘表年纪大了,命不久矣,若一味与刘备争斗,他撒手人寰之时,便会祸及子孙,他这么做,并也不奇怪。”
“那就是说,将来荆州可能会落于刘备手中。”
贾诩点了点头:“刘表能坐稳荆州十余年,皆靠以蔡、蒯两家为首的荆州大族支持,刘备想入主荆州,必会拉拢这些大族,但他与这些大族接触的时间比较短,难以得到支持,齐公不如派人暗中联系蔡瑁和蒯良蒯越兄弟,争取他们的支持。”
“齐公虽与他们并无交集,好在齐公实力摆在那里,他们就算不答应,也不敢轻易与齐公做对,以免断了后路,另外,刘表把其长子留在江夏,这也是给自己留条后路,一旦他死后,刘备对他家眷不利,刘琦还能有一番作为,故齐公亦可派一人去唆使刘琦,以此离间刘琦与刘备的关系。”
“可我素闻,刘备一直善待刘琦,两人关系极好,恐怕不易得手。”
“刘备此前善待刘琦,是因他不为刘表所信任,才拉拢刘琦。刘表若死了,刘备掌了荆州,刘琦必以为刘备害其父夺其基业,岂会不怨恨?以前那点相交情谊,又算得了什么?”
陈炎点了点头,但他并不感到过于惊讶,因为此前他也想过拉拢荆州蒯氏和蔡氏。
“不过,齐公恐怕要关注一下淮南!”
“淮南?为何?”
“孙权两次在淮南铩羽而归,在江东威望会有所下降,他若想挽回威望,最好的办法就是拿下淮南,齐公派赵将军驻守淮南,又有颜良这等猛将,孙权不敢轻易相犯。但……”
陈炎连忙追问:“有什么不妥?”
“孙权击败黄祖后,曾惧怕刘表出兵为黄祖报仇,故摆出戒备姿势,一旦孙权与刘备、刘表结盟的话,江夏再无战事,孙权或许仍会防备荆州,但肯定会减少驻守的兵力,把兵力从豫章一带调回丹阳,届时他无所顾忌,就有可能再次出兵攻打淮南。赵将军骁勇善战,臣相信孙权仍会铩羽而归,但齐公不得不提前做好准备,以防万一呀!”
贾诩这话引起了陈炎的警惕,以前孙权两次攻打淮南,都是孙权亲率大军。如果他从豫章调兵攻打淮南的话,统兵的人很有可能就是周瑜了。周瑜这个名字,即便陈炎也不敢轻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