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王敛财,蛊惑人心!”矛头直指李恪。
国子监一位老博士公开点评:
“教化自有朝廷法度。民间私设学堂,以奇技淫巧筑屋,收流民,授非正统经义…有辱斯文!”
恶意的风吹进了太极宫。
李世民看着百骑司密报。
城南工地规模,物料消耗,水泥建筑的速度,招募教师,招收流民子弟的内容…
尤其“水泥校舍”、“流民子弟”、“《平民识字课本》”这些字眼。
他浓眉紧锁。
他放下密报,对长孙皇后叹气:
“观音婢,你看恪儿…行事每每出人意表。
教化万民,本是朝廷之责。
他大张旗鼓,以商贾之财,行朝廷之事,僭越了。”
话语里是沉甸甸的疑虑。
没有下旨阻止,也没有认可。
无形的压力笼罩下来。
李恪没空理会这些。
主楼骨架拔高,他心里的火越烧越旺。
太慢了!
工匠的子女,泥地里打滚的穷孩子,一天也等不起!
“冲子!”李恪在工棚找到捧着大海碗吃面条的长孙冲,
手指戳在地图角落,“这里!主楼东边空地!
别等主楼了!立刻!用水泥和砖,起几间平房!
要快!要结实!要大窗户!”
长孙冲差点呛住:“咳…哥!现在?主楼刚理顺…”
“就现在!水泥砖头现成的!三天!我要看到能用的教室!”
李恪斩钉截铁,“孩子们等不了!明天开始招人!
工坊够年龄的孩子,附近穷苦人家愿意来的,都算上!
第一批,一百个!”
李恪的意志是最高指令。
工地分出一支小队,扑向空地。
搅拌水泥,砌砖墙,铺梁架…
水泥建筑的恐怖速度再次展现。
三天!几间灰扑扑、方方正正、墙壁厚实、窗户巨大的平房,
稳稳落在主楼骨架旁。
简陋,坚固,阳光能洒满室内。
杜明月进展带着文雅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