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世周安和这些女知青们,并没有什么交集。
因此也不太清楚,刘小蓓家里发生了什么事。
而在这一世他和女知青们关系很好,和小蓓姐走的也很近,因此听到这个消息自然心痛。
周大力站的像木头桩子一样,仿佛连动都动不了了。
他呆呆地看着刘小蓓,脸上的表情又难过又心痛。
大力哥露出这种表情,周安只看到过两次,上一次是贵婶掉下悬崖摔伤腿。
等小蓓姐的情绪稍微缓和一些,才继续将信看下去。
周安知道了信中内容后,心里一阵唏嘘。
刘小蓓的父亲前段时间总是咳嗽,他觉得是小病小痛,所以就一直拖着没去看病。
毕竟家里的负担重,钱也比较紧张。
父母都是那样,总是想着省钱,觉得一点点小病拖拖也就好了。
结果这病却越拖越严重,在几天前的晚上终于出事了。
当天半夜人就有些不行了,又是抽搐又是说胡话,还一直扶着炕呕吐。
这可把刘小蓓的母亲给急坏了,连忙往医院里送。
结果终究还是晚了,病情已入膏肓,早已是回天乏术。
在医院里救治了一整天,最终还是落了气。
听完信里的讲述后,周安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这是感冒发烧一直拖,拖得太严重,拖到最后成了脑膜炎了。
轻度的脑膜炎还能治好,重度的脑膜炎即使在几十年后,仍然有很高的死亡率。
更别说在这个医疗不发达的60年代了,压根没得治。
刘小蓓的母亲不识字,这封信是刘小蓓的弟弟,刘小勇代笔写的。
当刘小蓓收到这封信的时候,她的父亲应该已经下葬了。
最后一面必定是见不到了,家里人让小蓓姐别太着急,万事要保重自已。
并且让小蓓姐和村里说明情况,结束知青下乡,回到家乡大连。
出了这件事之后,小蓓姐父亲所在的厂子,专门去了解了一下他家的情况。
知道他家的困难情况后,于是决定将刘小蓓父亲的工作,直接转给小蓓姐。
家里来这封信的原因之一,就是让小蓓姐回家,到厂子里顶她父亲的班。
父母去世后,工作能由子女顶替,这是周安觉得这个时代,很有人情味儿的一个特点。
若是在几十年后时代,父母去世了,父母的职位就会重新招人,和子女完全没有关系。
但是在60年代并不是这样,会根据情况而定。
对于生活困难的家庭,若是父母职工去世,或者因伤病早早退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