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铁呗。”
“纸也不行呀!”
“用布。”
“那这得需要大力士才能拿动吧?”
“绑小孩,小孩轻。”
“万一出事呢?你愿意用你家小孩试?”
“咳、咳,为什么非要用人呢?用猫、用狗,慢慢往上面加重量不就行了?”
“……”
大明,洪武年间。
应天府。
跪安告退的朱棣,被朱元璋留下。
老朱就喜欢看他有事想求自己,但又没法说出口,只能憋在心里的吃瘪模样。
倒不是老朱变态,而是想磨磨他的性子。
“老四,监视陶老道的人安排好了吗?”
陶广义,浙江婺城陶家书院山长,喜好钻研炼丹,后加入朱元璋的义军,负责研制火器。
因其喜爱道学,朱元璋赐名“成道”。
后因功受封万户,所以世人多称其陶万户或万户。
不过,朱元璋喜欢称他陶老道和老道士,这是朱元璋对他的独属昵称。
朱元璋还曾和他开玩笑说过:“你是一个道士,又是一个儒学徒,咱是一个和尚,也学了儒学,咱们两人合在一起,倒是暗合儒释道。”
所以,说是监视,其实也是保护。
众所周知,朱棣重视火器。
但不为人熟知的是,朱元璋也重视火器。
更不为人熟知的则是,蒙元也重视火器。
同为异族政权,蒙元虽然也强调弓马之术,但那是因为当时的火器并不先进,并且蒙元从未中断、停止对火器的改进和开发。
元末大乱,各路义军中的火器专家,大多都是蒙元培养出来的。
反观另一个异族政权,得了天下、稳定天下之后,就将火器视为奇淫巧技,说自己弓马得天下,嚷嚷着所谓“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
自己不研究火器,也不准汉人研究。
但凡有人改进火器,死的比文字狱的犯人还惨。
朱元璋监视万户,是因为他掌握火器技术。
不仅仅是他,但凡和火器、兵器沾边的,都在监视范围。
历朝历代,不管是没有火器的冷兵器时代,还是有了火器的热兵器时代,对涉及武器制造的监视程度都是一样。
乃至如今,无论中外,涉及武器,都是监视范围。
无非是在明在暗、让人舒心和不舒心的区别而已。
老朱监视万户,除了防止他叛逃,还有一项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保护。
万户很久以前,就有一个想法,火药推送可以将炮弹发射出去,烟花可以直冲天际,两者结合,人是不是也可以登天?
洪武初定,万户就想研究飞天。
老朱和他推心置腹,苦口婆心劝解,“老道啊,大明初立,天下未定,内有贼寇作乱,外有蒙元虎视眈眈,你要是死了,谁帮咱改进火器?咱还怎么恢复华夏,使四方来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