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刷视频震惊古人水光山色与亲人 > 第431章 王安石 恨不能与子任一醉方休(第2页)

第431章 王安石 恨不能与子任一醉方休(第2页)

而王铚则是告诉你,他写的就是真实的历史故事。

话题扯远了,继续讲苏轼。

因为是极个别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诬陷苏轼,所以乌台诗案爆发后,新党中很多人都觉得李定等人干得过分了,给苏轼求情的人不在少数。

连新党领袖王安石本人都给苏轼求情了,说:“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

在这种大背景下,章惇当然可以大大方方的给自己的好友苏轼求情,并不会被本党派视作是一种背叛。

但是元佑更化时期就不一样了,当时旧党取代新党大势已定,而章惇还占着枢密院,这能行吗?

失势的时候,新党占据高位,得势的时候,新党还占据高位,岂不是白得势了?

所以把章惇拱下去,腾笼换鸟,是当时整个旧党的共识。

在这个节骨眼上,苏轼跳出来给张敦求情,这就是赤裸裸的背叛大家了。

乌台诗案,是冲着要苏轼命去的。

章惇求情,求得是保住苏轼一条命,贬官是可以接受的。

但元佑更化时期,旧党只是要把章惇从枢相的位置拉下来,不是要弄死他。

章惇并没有生命危险,苏轼怎么求情?

说章惇没有错,就应该继续在枢相的位置待着?

假如当时旧党众人不只是要拉章惇下马,还想要他命的话,那么我相信苏轼也一定会和当年章惇对他一样,站出来为好友求情。

乌台诗案的结果属于薛定谔,如今看来,我们当然可以说神宗就没想过杀苏轼。

但对于当年的当事人而言,他们不知道,所以大伙才拼命施救,因为救人属于变量,结果也是变局。

而元佑更化旧党取代新党已经是大势所趋,章惇下马已是定局。

当年章惇求情,是因为求情是有用的,是真有可能能够保住好友性命的。

苏轼不求情,则是知道自己求情是没用的。

他如果求情,反而会引火烧身。

政治人物,最怕两点:站错队和不站队。

而两者之中,最严重的不是站错队,反而是不站队。

苏轼身为旧党,在新党失势,旧党想将章惇从枢相的位置赶下来的节骨眼上,上书为章惇求情,只会发生一种情况。

旧党会齐心协力,先弄死苏轼。

因为叛徒比敌人更可恨。

旧党的诉求并不是弄死章惇。

如果是,苏轼当然可以求情,说贬官是可以的,但杀人不行。

旧党不会认为苏轼背叛,反而会认为他有情有义。

但现在,又没说要弄死章惇,你求情,那你就是叛徒。

博主虽然没当过官,但上过班。

好比有个几十个人的公司,有个销售部,里面有两个主管。

你要么选择甲,要么选择乙。

或者你是销冠,两个都不选择,就像古代的孤臣一样,只忠于皇帝。

但有选择的情况,大多数人是不会选择做孤臣的。

别看如今大多数视频描述销冠,仿佛目中无人,公司里谁都看不上,老板都要端茶送水。

但事实上,百分之九十九的销冠,都不会这样做,能做销冠的情商能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